记者日前来到地处老、少、边、山、库区的河池学院采访,在与师生的交谈中,感受到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带来的一股宜人的清风。“校以才强,业以才兴。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以完善的体制育人,以先进的文化育人,以科学的指导服务学生,才能将人才培养工作
完善机制,和风细雨润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记者采访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河池学院从“三细”着眼,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为学生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一细,细在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深化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河池学院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模式,用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感染学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让思想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在成了我最爱上的几门课之一。”数学系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每堂课都有不少收获。不光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社会现实问题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几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作用,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除了运用形象生动的音像材料,弥补传统理论讲授的不足,还建立了社科部网站德育栏目,开设网上留言板,开展热点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
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将德育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担任相应班级的副班主任,深入学生生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难题、排难事、办实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细,细在为学生的生活着想,多渠道完善助学体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的助学政策做得很好,每一项申请都有严格的程序,审批办理也很迅速及时。有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还有勤工助学等等,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都能安心上学。”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大二学生王慧慧对记者说。
王慧慧就是学校勤工助学活动的受益者之一。她告诉记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在系办公室担任学生助理,除了可以领一笔勤工助学补贴,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发现自己的不足。记者了解到,河池学院已在校内外开辟了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努力使其在助学体系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河池学院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和内陆省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为了实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学校不断开辟助学渠道,加大助学力度。党员“一帮一”爱心助学就是学校开展的一项特色助学活动。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每位党员都主动帮助一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外,还经常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许多得到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刻苦,表现突出,又将“一帮一”的精神传递下去。
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困难补助、社会捐助、党员“一帮一”爱心助学等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三细,细在从校园环境入手,为学生营造优美宜人、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风物有德,可以移人性情。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地多达6万多平方米,绿化率近60%。学校还重视完善校园园林景点设施,因地制宜设置和修缮了艺术长廊、冠英亭、望江亭、观音阁、凤山园等人文景点,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还加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开展安全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自治区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文明小区”、河池市“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又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绿色大学”和“绿化模范单位”等称号。
“绿树掩映的校园,温暖如家。朝气蓬勃的学生,灿烂如花。”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位学生这样向记者形容他深爱的校园。让每个学生在思想上、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润泽,也正是河池学院不断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育人环境的致力目标。
文化育人,姹紫嫣红春满园
众多的学生社团,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河池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文化舞台,努力构建多层次、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学生在各自喜爱的领域,尽情施展才华,展示风采,贡献心力。
南楼丹霞文学社的社员们,课余除了举办文学沙龙,交流创作体会,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桂西北历史文化遗存研究小组,寻访古迹,整理古物。
“宜州会仙山、怀远古镇、罗城龙岸土城、忻城莫氏土司衙门遗址、东兰明代抗倭英雄韦虎臣陵墓,河池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文学社现任社长、中国语言文学系大二学生古秀芬介绍说,社员们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文物,特别是关于各少数民族的文物,整理、归类,再加以妥善收藏和保护。每每发现一些历史文化信息,大家都兴奋不已,访古寻幽的收获也纷纷形诸笔端。
莫生?写下《瓦片上的文字》、《驿道行吟》,罗继高的《关于区希范五脏图》,梁乐的《在韦虎臣墓前》等文章,都发表在文学社创办的刊物《南楼丹霞》上。这份社团文学刊物如今已不仅在校园内广为流传,在广西文学界和区外的一些作家诗人中也倍受赞誉,成了广西校园文学的一面旗帜。
“桂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斑斓,学生参与田野考察和文化寻根活动,既可以提高人文素质,汲取鲜活的写作资源,增强文学的历史感,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桂西北,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长期任教中文系,同时担任文学社文学顾问的校党委书记银建军教授这样认为。
学校高度重视文学社团建设,为学生的文学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除了南楼丹霞,学校还有山花、堆云、空谷等多个文学社,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许多教师都担任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以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创作。学校还在学生活动中心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场所,聘请东西、凡一平、黄土路等区内外知名的校友来校传授创作经验。近几年,从这些文学社走出了牛伊河、费城、寒云、谭壮满等桂西北文学的新生力量,河池学院的校园文学现象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清一色的绿色会服,白色会帽,在校园内外播撒环保种子的绿原子环保协会,是河池学院校园文化中一抹鲜亮的绿色。
学校不远处的南蛇山,是人们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但由于游客环保意识缺乏,南蛇山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绿原子”们每月来到这里,开展环保宣传和清理活动。调查组、访问组、清洁组、宣传组,各司其职,以自己的行动增进人们的环保理念,影响人们的环保行为。
农村一直以来都是环保最薄弱的环节,也常常是环保宣传的空白区。为了占有更翔实的资料,进行有效的环保宣传,“绿原子”们来到宜州市同德乡麒麟屯,对新农村的环境状况和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进行调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发现环保盲点,有针对地进行宣传,在融洽无间的交流、联欢中,让环保理念深入民心。
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们,则把青春、热情、奉献带到了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除了暑期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学生们平时还开展了社区电器修理、英语培训、文艺表演、捐资助学等活动。艺术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宜州市特殊学校结成长期服务“对子”,每周来到学校为残疾学生服务,给他们带去欢乐。政治与法律系的青年志愿者和宜州白龙社区结对,进行法律帮扶援助。学校积极为学生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东兰县、罗城县、合寨村、同德乡、洛西乡等20多个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基地,保证了志愿者活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大学生艺术团、红十字爱心社、电子协会、书画协会、武术协会、旅游协会……目前,河池学院共有60多个学生社团,学校还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结合各领域和地域文化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几年来,学生在广西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写作大赛、广西化学化工类论文及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小教大专生五项综合技能”等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首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也获得多项一等奖。
有人说,河池学院的校园文化之所以亮丽,不仅仅因为它多彩,更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底色。记者在采访中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体会--立足桂西北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以校园文化参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的熏染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这道多彩风景线最浓重、最闪亮的底色。
科学指导,累累硕果遍八桂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学校在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舞台。
“作为桂西北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校肩负着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重任,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也需要我们培养更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扎根地方,多做贡献。”校党委董塔健副书记说。
“蓝治球回校了!”消息传出,学校里一片沸腾。蓝治球是学生们最熟悉也最欣赏的大师兄。这位河池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届毕业生,应聘到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中学担任教师,扎根山区,热情施教,被评为广东省肇庆市劳动模范。听了“蓝治球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粟桂利同学感慨万千:“无论走到哪里,用心坚持,做好自己想做、该做、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可贵。”
河池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韦仕珍告诉记者:“‘社会精英’的思想长期左右着毕业生的择业观,他们走不出精英的光环,走不进大众化教育的就业现实。不少毕业生择业目标设计过高,结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出现期望值和现实的矛盾。”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河池学院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组织人员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材料,把就业指导课由选修课转为必修课,不定期地开展就业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今年,就业指导中心还特地印发了《致2008届全体毕业生的一封信》,对毕业生应注意的问题给予指导。
帮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提供科学指导和细致服务的同时,河池学院还强化“一把手工程”――由学院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院领导负主要责任,相关部门制定“一帮十、一对一、钉死目标”的就业方案,积极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近段时间,学校举行大型校园招聘会2次,中、小型洽谈见面会33次,各种网络招聘会9次。校领导亲自带队到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等地进行拓展就业市场考察,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岗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四学生陈永刚与大多数毕业生一样,这段日子一直忙着写论文,上网查询就业信息,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是他关注的重点。
“特岗”是教育部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的一项政策。经过再三考虑,他报选了来宾忻城农村中学。“特岗”地区条件艰苦,物资相对匮乏,但这位热爱摄影的男生却乐观地说:“男生么,吃点苦是应该的,在乡村,我可以创作些反映最直接、最天然生活的摄影作品”。2008年,广西全区共有2800个“特岗”名额,河池学院共有1009名毕业生通过了网上资格审查。
近年来,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上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建设奉献力量,在各条战线书写着“扎根基层,服务地方”的精彩人生。
美丽的校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