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文化不能缺位
本报记者袁祥邢宇皓
大地震给灾区文化建设带来灾难性后果
记者: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文化系统的生命财产和文化遗产遭受重大灾难,文化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困难。具体的文化灾情是怎样的?
郑晓幸:这次大地震,使灾区群众在生命和物质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精神文化家园的物质基础受到极大破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毁,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受到极大毁坏,灾区群众的文化资源丧失基本文化权益失去保障。
这次大地震,我省的重灾区达10万平方公里,大多数是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生态脆弱、文化基础薄弱、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其中,都江堰市、北川县、汶川县等13个市、县受灾特别严重。
全省文化系统因灾死亡11人,失踪25人,受伤50人,其中重伤8人。人员伤亡已导致部分文化单位运转瘫痪。受灾人数约2700户8300余人,其中处于重灾区的受灾人数为1400余户4600余人,损毁职工住房56幢近8.7万平方米。汶川、北川、都江堰、绵竹等地的大部分文化工作者无家可归。
文化基础设施损毁严重。7个县文化馆、4个县图书馆、5个影剧院(剧场)、4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整体垮塌。有33个县文化馆、26个县图书馆、4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剧团、51个影剧院(剧场)遭到损毁,成为危房。损毁设备13674台(件、套)、图书182.24万册。直接经济损失达25.49亿元。
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毁坏。20个市(州)的1060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1839件可移动文物和44处文博机构办公、库房遭受不同程度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巨大,1110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万份珍贵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被破坏。羌族聚集区大部分城镇民居建筑和一些代表性非物质文化承载体倒塌,北川、汶川、茂县和理县四个羌文化核心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大部被掩埋。
全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150余家重点文化产业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绵竹年画村、什邡惊奇欢乐谷等完全损毁。有11000余个文化经营场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因灾大面积停业的有13个县,经营场所达到1734家。有27个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590家经营场所不能正常营业。直接损失达21.87亿元。
文化家园建设要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
记者:很显然,灾区的文化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也十分紧迫。我们想知道的是:在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文化的恢复重建具有怎样的意义?
郑晓幸:文化的恢复重建,是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精神寄托的物质场所、民族文化记忆的核心载体,是构建人文关怀、心灵抚慰的服务网络和维护灾区和谐稳定、社会安定团结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条件,对于保障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灾区群众文化生活,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主动迎接恢复重建中的文化挑战。准确把握新时期受灾群众的文化心理特点,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灾群众的文化需求,紧紧围绕恢复重建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文化如水”、“沁入心灵”的优势。不断用文化服务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疏导心理、安定人心;用文化活动舒缓焦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用文化艺术作品坚定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筹物质家园建设与精神文化家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人文环境改善促进灾后社会环境协调,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促进物质文化生活和谐。精神文化家园应该建设成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最基础、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
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精神文化家园
记者:四川灾区将按照怎样的原则和目标来进行文化恢复和重建?
郑晓幸:我们的原则是保基本安置、基本运转和基本文化服务,一手抓公共文化设施的恢复重建,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家园建设。
文化恢复重建以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核心,以优先恢复重建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注重将文化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与“十一五”期间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相结合、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目前已完成一个《四川文化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大纲》、《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大纲》、《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恢复重建大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大纲》的四个子规划。在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十分强调要把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社会援助和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结合起来,调动和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精神文化家园。
按照规划,到2010年,地震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达到和超过震前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得到重建,文化服务机构基本完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受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性修复,保护环境得到改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恢复。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灾区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大恢复重建扶持力度。统筹配置全省文化资源,着力推进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恢复重建。在恢复重建时期,将文物保护维修、乡镇文化站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专项资金向灾区倾斜。同时加大政府采购、补贴力度,保障和实现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证所有灾区受损文物都纳入抢救保护规划
记者: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受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修复是如何安排的?
郑晓幸:目前《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大纲》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进一步落实工作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对因灾局部受损后又面临震后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优先加固修缮,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优先抢救修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利于灾区文化旅游恢复和增加文化就业的文化遗产区域要优先保护修缮,保证所有灾区受损文物都纳入抢救保护规划。
有关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修复,我们的具体安排是这样的:抢救性征集严重受损的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资料;补充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启动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制定重建茂县羌族博物馆、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羌族数字文化空间的具体规划;重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藏、羌名城古镇,加强藏羌文化走廊建设。
同时制定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馆、地震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多种形式的地震文化纪念地、纪念点、纪念标志和遗迹,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文明理念。
讲述・文化灾情
余梅(汶川县文化体育局局长):
汶川县是全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在这次大地震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瓦黄泥群碉”受到严重损毁,有的顶部墙面开裂严重,随时有垮塌的危险。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姜维城文化遗址”中汉代夯土城墙震后仅残存30%;三国点将台只残存台基;明石砌城墙基本无存。另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岭山红军战场遗址”很多地方已完全垮塌。
目前,全县已经完成馆藏文物损毁情况记录、摄影和上报工作。所幸的是,县馆藏的11件国家一级文物中,除“瓦司差役碑”摔成7块,尚可修复外,其他10件保存完好。由于我们县内馆藏文物数量较大,地震后文物库房遭受严重损坏,文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这些文物急需转移和修复。
林川(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由于地震和其引发的山体滑坡,县城内的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以及文物管理所、禹羌文化研究中心、羌民俗博物馆、大禹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全部被毁。全县有4个乡的电影院、文化站全部坍塌。一批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羌族民间音乐、歌舞文化收集的专家在地震中全部遇难,他们的研究资料仍掩埋在废墟中。地震中损失的文物还包括距今两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上千件羌族民俗实物、众多红军文物等。
我们制定了一些紧急抢救方案,比如,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民俗博物馆和文管所的位置,在废墟上方覆盖了篷布,在安全的情况下将进行抢救性挖掘,相关民俗实物的再收集工作也已经展开。
周显树(都江堰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
大家都很关心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此次地震中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是都江堰地区损毁最为严重的单位,其他如青城山部分道观、摩崖石刻,青城后山的部分佛教寺院,青城外山普照寺内的飞马临关的照壁、舍利塔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总体而言,都江堰文物古建筑损毁情况非常严重。
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名城,此次由上海市实施对口支援,上海有关方面对都江堰文物文化重建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我们已经将二王庙和伏龙观作为首批修复的文物单位,相关修复方案已经过专家论证,最近将正式动工。
本报记者邢宇皓袁祥采访整理
行动・文化安民
精神家园与生活家园同步建设
“以集中安置点为依托,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一个“重建精神家园・文化安民行动”,正在四川全省展开。目的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使精神家园重建与生活家园重建相适应,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目前在受灾群众安置点设立了1000个文化服务站,开展日常性报刊阅览、图书借阅、信息咨询、文化培训、电影放映等文化服务,满足灾区群众读书看报、看电影、获取信息的基本文化需求。
省直属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开展赈灾义演和慰问演出27场,全省文化系统慰问演出达570余场。丰富的文艺节目,充分表达出四川汉、藏、羌、彝等各族人民坚强、乐观、豁达、奋进的精神,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唤起人们对重建美好家园的向往,也展示了遭受汶川大地震重大灾难的四川各族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精神。
地震发生的第三天,省文化厅就决定在全省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六个市(州)的40个重灾县为重点,配备了49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组织开展“电影人心系灾区群众”电影慰问活动。从5月12日至6月20日,40个重灾县264支放映队共放映慰问电影9487场,观众人数达540万人,受到灾区群众广泛好评。
“重建心灵家园文化共享工程赈灾服务点”、“崛起中华魂知识重建家园流动讲座”和“阅读的乐园图书流动服务”相继进行,围绕宣传抗震救灾、医疗救治、灾后防疫、重建家园等知识传播,发挥了心灵抚慰和思想疏导的重要作用,已完成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广汉、绵阳等19个文化共享工程赈灾服务点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分别在广汉市、绵竹市、安县居民安置点举办文化安民、心理安抚、赠送青少年科普读物和播放多媒体影视片等系列活动。目前有超过20万册的最新图书在灾区群众手中流传,有效地填补了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的空白。
本报记者袁祥邢宇皓
见闻・文化废墟写在二王庙废墟边上
魂魄犹在文脉不绝
本报记者邢宇皓袁祥
“在那里,俯看都江堰最美。”
75岁的曹继佑老人在秦堰楼前若有所思地说。老人所指的,是由此拾级而下不过几十米便可到达的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
曹继佑和她年逾八旬的老伴宋先生,都是援川干部。在成都生活了近六十年,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和自豪,“山上是满目青翠的自然风光,脚下是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到这里,你能最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天府之国’!”几十年来,青城山、都江堰、二王庙……他们不知来过多少次,就像是相知多年的老朋友,这里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了如指掌。6月21日,汶川大地震震后40天,轻微余震尚在,两位老人就在子女的陪同下从成都赶来,和许多人一样,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渡尽劫波,“老朋友们”是否安好?
一条窄窄却又十分醒目的警戒线横亘在眼前,让两位老人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
眼前的秦堰楼,三字匾额依旧,但承载它的门楼却只剩了一个支离破碎的架子:门楼整体下沉,瓦顶全部垮塌,房脊从中间扭开,被裸露的钢筋顽强拽住的剩余残体在风中微微颤抖;门楼两侧,原本齐整的一排小屋,如今已如烂醉般歪斜得不成样子;游人平台上,几块一两米见方的巨大石块,把其下十多厘米厚的木板砸得粉碎――它们是从对面山坡呼啸而下,越过近十米宽的公路,飞落到这里的。
由于林木阻隔,尽管只有几十米距离,由秦堰楼侧下望,仍无法看到二王庙的情况。两位老人怅然许久,才在孩子们的劝慰下依依不舍地离去。行前,老人紧紧握了握记者的手。
与两位老人作别,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记者越过警戒线,将一扇已经变形的小门推开条缝,侧身而入,走进二王庙。
二王庙坐落在岷江东岸、都江堰渠首,始建于东汉,原是纪念蜀王的望帝祠,南北朝时齐明帝将其改祀李冰父子。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二王庙因此得名。原来的庙宇曾在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初复建。
两千两百年来,曾经桀骜不驯洪水肆虐的岷江,因李冰父子主持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永为成都平原的福泽。其“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格言,细细品来,岂止治水心得,更有无限哲思。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也会把他记在心中。千百年来,二王庙为人敬仰,观者如织,据说,最多时日接待量超过万人。那摩肩接踵的访客,那袅袅不绝的香火,表达了人们对李冰父子最深沉的敬意。
几年前,记者曾经到访过这里。由于不受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拘束,二王庙的建筑依山延展,上下重叠错落,曲折幽深,方寸之间闪转腾挪,常有出人意料的构思。长期以来,这里受道教文化浸染,参天古木红砖青瓦间,自有一股超拔脱俗的气质。无论是人文价值,还是建筑风格,乃至自然环境,二王庙为世界文化遗产都当之无愧。
记者由山上下行,首先进入的是二王庙的“后院”。一路上,记者在瓦砾间步履蹒跚,偶尔出现的石栏此时也完全起不到扶助的作用――它与石阶间寸余宽的裂缝,显示它自身已是岌岌可危。
几分钟后,前面依稀可见二王庙正殿的背影,隐约望去,依然完好,这让人揪起的心稍稍舒缓了些。
沿着大殿背后右侧几乎辨不出原来模样的回廊前行,记者辗转绕到殿前。
当前面豁然开朗,记者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首先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片萧瑟的殿前景象。记者记忆中的那些雕梁画栋的殿堂楼宇完全寻不到一丝踪影。只有无数碎裂的砖瓦和板材,它们沿山体倾泻而下,深达十数米。
大殿依旧挺立。废墟中的它此时显得格外孤独,曾经雄奇巍峨的飞檐有些已经扭曲变形,危在旦夕。
走近大殿,地面上几条宽达数厘米的裂缝纵横交错,格外引入注目,那些直径近半米的木头立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变形方式死死抵住建筑的整体结构,使大殿免于灭顶之灾。然而,随处可见上书斗大的“危险”两字的红色警示牌,提醒我们这些极为罕见的到访者,险情就在眼前,也许就发生在下一秒。
“这里是戏楼,过去是。”瓦砾堆上,二王庙道教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周志福指着眼前的一片空荡荡说。在他找给记者的宣传画册里,戏楼的评语是“巍峨壮观、气势雄伟”。
周志福是记者现场遇到的唯一一位管理员。地震当天,他正在大殿旁的一间办公室里干活,求生的本能让他拼命抱住一根柱子,虽然多处砸伤却死里逃生。他告诉记者,他是外省人,到这里完全是帮忙,已经有五六年了。地震后,只养了几天伤,他又回到了这里,原因很简单:“这里需要人嘛!”
“我陪你们下去。”周志福说。一路上,他默默无语。到处是残垣断壁,仅存的零星建筑似乎触手即倒……心情一如石阶,回转向下。
已近半山腰,忍不住驻足回望。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废墟中的二王庙,仿佛是宏大乐章中突然而至的休止符,因为突兀,更显出沉默的力量。
“那几棵‘树’长得多好!”周志福轻轻地说。在大殿右侧,几株青翠的灌木顽强地挺立着。“那绿叶的是紫薇,那红花,人们都叫它蟠龙花。”周志福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未来怎么打算?”记者问。“不知道,没想过,但一定会好起来的!”周志福说的是自己,也是在说他一直在守护的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推开山门,“再见,保重。”只有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才品味得出这两个普通词汇的不平凡。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腾而过。历经劫难,千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安然无恙。
都江堰之魂,不在长堤千里,不在精巧绝伦,而在于人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坚强信念。
魂魄犹在,文脉不绝。
6月30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将正式开工。
二王庙,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不久将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
四川省都江堰市标志性景点二王庙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严重损毁,几成废墟。该建筑是为祭祀李冰父子而建。李冰是战国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者,都江堰市因该水利工程而得名。图为受损的二王庙正门。本报通讯员林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