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雄鹰从大山起飞

2008-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我有话说

这次重回灾区,还为了一个心愿,就是替邱光华看望他的父母,替他尽一份孝心。

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顾建文告诉我,关于邱光华遇难的消息,部队一直瞒着两位老人,怕他们伤心。后来要开追悼会,实在不能再拖,才把老人接到成都来。

去见邱光华父母的路上想:两位老人都已年过八旬,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知道该多

悲伤!

敲开邱光华亲属房间的门,我释然了:这一家人的淳朴、宽厚和坚强就写在脸上。二老衣着朴素,身子骨还算硬朗,听说我们是邱光华的朋友,连忙招呼家人招待我们,和蔼并且热情。邱光华的父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党龄了。马志银科长告诉说:老人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德高望重,村里家里说话都很有分量。邱光华的老母亲身体一直很好,只是这两天血压有点高,不用问,失去儿子的打击远远不止这些。

提起以身殉职的儿子,邱父说,这是邱家的骄傲。“光华一辈子跟我一样,忠厚老实,我觉得这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别的什么都谈不上。”原来,邱光华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家境不好,“光华兄弟姐妹多,他又是大儿子,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上到初中毕业就出来参军了。”后来邱光华在部队干好了,技术好,为人也好,得了那么多奖,成了老家的名人,但老人把功劳都归到了部队。“我在光华小的时候就告诉他,做人要厚道,工作要勤奋。他一早就离开家到了部队,如果有什么进步,能为党和国家作贡献,那都是部队的功劳。部队培养了他,让他学技术,帮他安家,还有那么好的待遇,他理应回报部队,回报国家。”没有抱怨,识大体顾大局,再朴实不过的话,从这位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噙了两眼的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硬是没有掉下来,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有容乃大”,也让我明白了一位坚持党性原则的老党员的情怀。听着老伴在说儿子,邱母眼泪一直往下掉,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还是没有回程的远行。老母亲一直跟我们重复的就只有一句话:“光华是个孝顺儿子。”

本来邱光华的父母都住在茂县的山上,现在地震了,房子没了,吃住都成问题,可老人没有跟部队提任何条件。参加完追悼会,他们就从部队安排的宾馆搬出来,自己重新找了住地。

听邱光华的大弟弟邱光林说,老父亲从来就没有给组织增加负担的念头。三弟邱光能的儿子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分校读专科,今年毕业要找工作,有人说可以找组织帮忙给他安排个工作,或者也到部队参军,被老父亲拒绝了。

这两天,邱老伯一直催着他的儿子回家,因为他们俩一个是茂县中学后勤主任,一个是村长,茂县中学校舍成了危房,等着重新组织复课,村民们也都等着恢复生产,安排重建工作。邱光林说:“他要我们向大哥学习,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听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再次把尊敬的目光投向老人。

这次才知道邱光华的儿子邱锋已订婚,婚礼就定在七月,强壮的儿子子承父业,是跟父亲同团的副指导员。看着跟邱光华酷似的脸庞,我心中五味杂陈,他就差一个月没有等到儿子成家立业。拉着孙子邱锋的手,邱光华的父亲用长辈镇定的口吻说:“我们老两口要留下来陪陪儿媳妇,她受到了大打击,一个人不好过,光华不在了,我们要替他看着孩子成婚。”

为了替邱光华尽孝,我们要给老人留点钱做生活费,老人再三推阻,临走,老人把我们送了又送,看我们难过,老人反过来安慰我们:“光华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他牺牲得光荣。”大山里飞出来的雄鹰,才有坚韧的翅膀和奉献的品格,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像邱光华这样的英雄儿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