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地震灾区山高、谷深、坡陡,是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地震使岩体松动,加上余震频繁,巨大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险情,不仅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和救援队伍的生命安全,也给灾区重建带来巨大隐患。
“决不能让灾区人民再受到伤害”,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攀登在
(一)
这是一场与自然灾难抢夺生命的殊死斗争。5月12日晚,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连夜召开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派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分赴四川、湖北、重庆、陕西、甘肃五省市。与此同时,在四川成立前线指挥部。
5月13日7时30分,4个专家组分赴都江堰市、北川县、彭州市开展救灾工作。地质灾害普查和隐患调查评估,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和前提。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从12个省区市和单位调配上千名地质专家,加上四川、甘肃、陕西本省力量,组成108个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组,全面开展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和调查评估工作。
由于大量山体滑坡、崩塌和地裂缝,灾区的道路、桥梁等破坏严重,交通堵塞,汶川、北川等重灾区成为“孤岛”。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决定紧急启用用于土地调查、重要地质找矿等工作的航空遥感飞机支援前线。中国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正在成都作业的两架飞机就地待命。国家测绘局两架飞机紧急调往四川灾区。国土资源部支持研制的无人飞机从贵州出发抵达成都。灾区降雨不断,雨雾弥漫。14日10时30分,捕捉到降雨间隙,飞机出动,对汶川、茂县、北川等县市进行航空遥感拍摄,获取有效覆盖面积1385平方公里的1∶3万黑白航片200张,并紧急送至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解译。5月21日,通过专家紧急解译,发现34处堰塞湖,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塞湖有8处,100万立方米至300万立方米的11处,100万立方米以下的15处。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立即送到各有关决策部门。
截至目前,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组已经在川陕甘三省108个灾区县应急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2600多处,威胁103万人的安全。各排查组指导地方政府迅速恢复群测群防责任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险情及时向政府提出了避险建议。
(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地质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让许许多多的生命化险为夷。在都江堰、在陕南、在巴山、在陇南……在每个重灾县市,在每个大型灾害隐患点,都有着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为了灾区群众的安危,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越是危险,越要向前。几乎所有的调查工作都要跋山涉水,都要从崩塌体上迈过,但他们说,“我们最担心的,是不能及时到达灾情隐患点,就是爬,我们也要爬到工作现场!”
四川省彭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科长杨光弟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彭州市龙门山镇进行地质灾害巡查。他知道,龙门山镇离汶川只有十几公里远,龙门山的回龙沟则是与汶川县映秀镇相连的断裂带。这是人们躲之不及的地方,但他说:“只有到现场,我才能了解那里究竟有多危险。”从彭州前往龙门山,已成危桥的通济大桥和已然垮塌的小渔洞大桥是必经之路。桥断路毁,杨光弟和另外两位同志毫不迟疑地卷起裤腿涉水而进。到达山崩地裂、已被夷为平地的回龙沟时,杨光弟不断感觉到脚发软,后来才明白是发生余震了。为了减少伤亡,3个人相互隔开十多米远,边走边看,防止被山上的落石击中。他说,“当时我们抱定信念,一定要走到尽头,并在地质灾害易发点张贴简易的警示牌。”
不顾危险的付出是值得的。第一时间,他们把了解到的灾情向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第二天,回龙沟里的32名群众被成功救出。
堰塞湖是最具危险的次生灾害之一。水利部在接受国务院处置灾区堰塞湖任务后,向国土资源部提出派地质专家共同开展堰塞湖的风险调查评价。国土资源部堰塞湖风险评价调查专家组迅即成立,18名成员24小时内在前线指挥部集结。为了尽快拿出堰塞湖风险评价结果,18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不断、道路状况极差等情况下,每天“爬行”调查。他们先后调查评价了十余个堰塞湖,提出建议20多条,其中许多被水利部门采用,也为我国开展堰塞湖的治理探索了可长久使用的路子。
这是一场与地质灾害赛跑、充满危险的战役,国土资源部举全系统之力,打了一场漂亮战。虽然灾区余震不断,并出现降雨,但由于各项防灾措施比较到位,截至目前尚未因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群死群伤。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