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讲话。
俄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上月初举行的第12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俄准备好与国际社会共同采取措施克服粮食
俄罗斯是否已成粮食强国
梅德韦杰夫总统表示,100年前俄罗斯是世界小麦主要供应国,俄罗斯粮食生产的增长不仅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全球粮食市场。
本世纪以来,由于俄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并得益于风调雨顺,俄罗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从一个粮食进口国变成了全球重要出口国之一。目前,俄罗斯小麦播种面积居世界前列,粮食生产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占世界20%,化肥生产占8%。在2007/2008农业年度,俄罗斯粮食出口达到1280万吨。根据俄农业部门预测,俄未来10年肉类和粮食增长幅度将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倍。俄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信心十足地说,在并不遥远的将来,俄罗斯不仅是世界能源的可靠供应国,而且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者。
尽管俄拥有成为全球粮食大国的信心与条件,但席卷全球的粮价上涨危机还是波及到了俄罗斯。根据俄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俄粮食价格最近半年来平均上涨了80%。粮食价格上涨带动了面包、食用油涨价,在俄一些联邦主体引起了广大居民的担忧和恐慌。
为抑制粮价上涨,俄政府三管齐下。首先,从去年10月29日开始每周二、周三向国家商品交易所投放国家储备粮,竞价拍卖。截至今年3月,国家已投放三级小麦82.94万吨,四级小麦7.23万吨,黑麦1.33万吨。第二,俄政府决定限制小麦等谷类出口。从今年1月底开始,俄罗斯小麦出口关税达到报关价值的40%,并不低于每吨105欧元,从而限制了俄罗斯谷物出口,提高国内市场供应和稳定零售价格。第三,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底,政府同食品生产商、大型零售商签订价格冻结协议,对遏制食品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
俄联邦农业部社会委员会委员什科尔金娜认为,俄罗斯对于遏制全球粮食危机的贡献在于,俄罗斯通过发展本国农业和粮食生产而降低了进口依赖。农业市场行情研究所总经理雷尔科也认为,恰恰是俄加大了对农业投入,使俄作为世界头号黄油、奶制品进口国地位发生变化,对平抑全球食品物价发挥独特作用。
独联体“粮食老大”难当
在努力解决自身粮食危机的同时,俄罗斯还希望成为独联体粮食市场的主要玩家和中介。
根据农业市场行情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自本世纪开始以来,俄罗斯年平均出口粮食1200万吨,乌克兰出口1000万吨,哈萨克斯坦700万吨,三国占到全球粮食出口总量的近20%,如果团结一致,则可以对全球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产生有力影响。
按照俄联邦农业部构想,俄罗斯希望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主要产粮国一道解决如下几项任务:
第一,在前苏联地区实行统一粮食价格政策,进而影响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不过,该政策正负面作用均存在。一方面,尽管尚不清楚未来统一价格政策对于俄罗斯将产生何种影响,但不久前由于哈小麦进口而导致俄国内收购价下降,使俄国内粮食贸易企业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因为保证较高的粮价,无疑也会导致居民食品、面包价格跟着上涨。
第二,解决克里姆林宫制订的“面包倡议”,实现更有效的领域内劳动分工。目前,乌克兰向国外出口更多的是饲料用谷物,而俄罗斯出口的则是生产食品的小麦。根据俄农业部门设想,前苏联各国根据地区、气候特点来安排粮食生产,可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某国粮食欠收的时候另外一个或几个成员国可以提供帮助。
第三,将俄罗斯变成欧亚粮食市场上的中介。今天,廉价的哈萨克斯坦小麦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由于地缘限制令哈出口能力严重受限。与此同时,乌克兰港口外运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俄罗斯向乌、哈建议,可以提供过境服务,通过乌港口运输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粮食。其中,俄罗斯的船舶以及在建的、连通里海―黑海的“欧亚”运河等项目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成立俄哈乌三国联盟还可以增加哈、乌等独联体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的经验。俄罗斯粮食联盟副总裁斯拉乌金指出,“目前黑海港口每吨小麦价格要比法国里昂港口低10―15美元,原因就是独联体国家粮食出口经验不足,而俄乌哈合作则为我们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平台。
起初,俄方设想得到了乌、哈两国的积极回应。时任乌克兰总理的亚努科维奇去年11月表示,独联体国家将制定粮食市场发展共同战略,以保证独联体内的粮食供应安全。哈总理马西莫夫也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粮食政策,但是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共同对这一问题做出同样的回答。”
但是,随着乌政府更迭、三国粮食丰收,俄哈乌三国在世界粮食市场再度陷入竞争当中,协调一致影响全球粮食价格成了一句空话。
“粮食欧佩克”接近胎死腹中
去年6月,俄联邦农业部长戈尔杰耶夫在俄乌农工综合体问题委员会会议上倡议成立协调粮食生产和贸易的“粮食欧佩克”――国际粮食联盟。此后,“粮食欧佩克”构想日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报记者曾于去年9月和今年6月两度专访“粮食欧佩克”草案的筹划者、俄粮食联盟主席兹洛切夫斯基,发现其前后态度迥异。兹洛切夫斯基去年还满怀信心地表示,在国际卡特尔的框架内将粮食生产国联合起来,一同控制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
就战略意义而言,俄罗斯通过成立“粮食欧佩克”保持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平衡。为减少对世界能源市场的依赖,美国近来加紧生物燃料的生产,令俄感到以油气超级大国牵制美国的愿望遇到挑战。按照戈尔杰耶夫的话说,美国已将粮食作为战略原料,每年计划消耗1亿吨粮食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生物乙醇,而俄全年粮食产量不过8000万吨。“粮食欧佩克”一旦建成、并将粮食价格维持在高水平,则美国会感到生产生物柴油、生物乙醇从经济角度而言并不划算。由此,美国不得不重新重视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在油气能源框架下,俄罗斯才能充分施展手中的筹码,限制美国的强权。通过此手段,也等于是向世界宣告,俄罗斯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俄成立“粮食欧佩克”构想遭遇不小的阻力,使兹洛切夫斯基今年6月接受本报采访时调门明显放低。此间专家指出,与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同,拟议中的“粮食欧佩克”成员国如何控制粮食生产规模、影响定价机制将是一个难题。首先,在各地从事粮食生产和出口的都是私人公司且数量众多,并不会立即响应国家发出的号召,提高或是降低价格;其次,粮食生产周期为半年,“靠天吃饭”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无法根据事前预测决定粮食播种面积,石油那种靠供求关系调整手段无法在粮食市场上应用;第三,如果政府频繁动用调控价格的税率政策和粮食干预两大手段,则可能给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造成损失。
除此以外,让美国同意并加入由俄罗斯倡议、发起的“粮食欧佩克”显然并不容易。且不说俄罗斯针对美国发展新型能源的战略动机,就是美国国会今年6月通过的《反欧佩克法》(NOPEC)就让美国行政当局为难。而如果美国反对,则作为美盟友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加入“粮食欧佩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基于上述现实,俄农业分析人士认为由戈尔杰耶夫部长倡议成立的“粮食欧佩克”已经胎死腹中。
俄罗斯重新转向“粮农组织”
对另起炉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俄罗斯,开始重新回归支持发挥原有国际粮食组织的立场。本月初,俄联邦农业部长戈尔杰耶夫率团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挑战高级别会议。戈氏在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后宣布,“2009年粮食峰会”将在俄罗斯举行。
今年5月还大谈“粮食欧佩克”如何必要的戈尔杰耶夫部长改变了态度,强调在解决粮食问题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要性。戈尔杰耶夫甚至还指出,即使世贸组织讨论农业和粮食问题,也应当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协调立场。而梅德韦杰夫在此后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也强调,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能够成为粮食问题的讨论平台之一。
此间分析家指出,俄罗斯抛弃“粮食欧佩克”重新重视粮农组织,是由于它拥有了“2009年粮食峰会”东道主地位。抓住这一机遇,俄可以用联合国粮农组织这块招牌扩大自己在全球农业和粮食领域的话语权。
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一名男子正在市场卖谷物。当时正值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举行关于粮食安全的高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