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戏曲“活化石”青阳腔令人期待

2008-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夏桂廉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周公略 我有话说

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阳腔形成于明代,在江西、安徽一些地区流传已久。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其后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据有关专家介绍,包括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青阳腔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戏曲的“活化石”。在今年2月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名单中,青阳腔传人共有两位,其中的一位即是江西湖口县的殷武焕。

传人的期待

前不久,我们来到殷武焕的家乡――鄱阳湖畔湖口县付珑乡殷三房湾,采访了这位青阳腔传人。

殷武焕已77岁,身体显得瘦弱。他住的房子有些破旧,采光也不好,黑乎乎的。见到我们,殷武焕很兴奋,招呼我们在院里坐下,随后跑回家中,拿出了一摞青阳腔唱本,请我们看。那唱本都是他自己抄写的,采用直排形式,字迹工整,抄写十分认真。透过这十多本纸张有些发黄且发潮的唱本,我们看到了老汉对青阳腔艺术的执著与热爱,同时也看到他生活的艰苦。

谈话中,殷武焕讲到他学青阳腔的历史,同时也十分忧虑地谈到这项艺术传承的困难。老汉的儿子、孙子和村里的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他想家传这门艺术看来问题不小。乡亲们对青阳腔是喜欢的,也有些人向他学,学的较好的是一位35岁的妇女。殷武焕的地方话较难懂,同行的宣传部同志说,老汉你来唱一段吧。殷武焕便高兴地搬出乐器:梆鼓、打板。随后自己给自己伴奏便唱起来。中间,他翻出一个唱本指给我们他唱的部分,我们对着唱本听起来,大段的唱段,他唱得与唱本一字不漏,足见其功夫。

与殷武焕告辞时,老汉没有向同行的宣传部同志和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但透过他热情的笑脸,慈祥的眼神,我们仍可读出他对振兴青阳腔的期待。

发展不容乐观

同去的青阳腔研究专家、湖口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刘春江介绍,青阳腔虽然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由湖口县政府与九江学院“联姻”,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但青阳腔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

青阳腔在湖口县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年纪稍长的人都能唱上几段,2000年,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然而,由于青阳腔老艺人相继谢世,目前,艺人队伍青黄不接。湖口是务工大县,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中多剩老人小孩,无人学演、更无能力演出。在家的年轻人对青阳腔感兴趣的并不多,想学习青阳腔有心传承的人就更少了。目前湖口县青阳腔老艺人仅剩殷武焕等几位年事较高的老人。县里的剧团已多年没有专业青阳腔演出。农村剧团中,目前仅有三四个仍在演出。在青年一代眼中,青阳腔难学、难唱、难懂、难演,既没有黄梅戏好演,又不如看电影省事,一些乡村艺人不得不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同时,遭遇观众稀少的尴尬。

在付珑乡政府,我们见到了乡党委书记卢伟俊,谈起青阳腔,他说,作为地方的一个文化遗产,我们也很重视。我们乡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但去年我们还是拿出1万多元来支持青阳腔艺人和他们的活动,这对我们来讲已是勉为其难,但与保护和发展青阳腔的需要还差得很远。青阳腔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

有关专家的建议

对于青阳腔保护、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此间的专家提出:

一是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目前,青阳腔专业研究和演出队伍人员工资尚有财政保证,但用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资金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民间自发的青阳

腔戏剧演出团体问题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之一。对于像青阳腔这样的国宝级濒危剧种,国家应设立专项保护经费,建立起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和有效的保护机制,扶持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的发展,保证基本经费能够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二是人才对地方戏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关注地方戏的人才培养,重视地方戏的开发和研究。

三是青阳腔难学、难唱、难懂、难演,专业创作人员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青阳腔注入新的活力。地方戏创新,要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古老的剧种,再死抱传统模式不放,观众自然要逃离剧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通过创新音乐、增加舞美和灯光等现代元素,增加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来增加戏曲的可视性,以创新的姿态适应现代观众和年轻观众的口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