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大连大学教授董何彦教授领导的科技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药物支架――“药物涂层冠脉金属支架系统”。日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产品注册证。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国产紫杉醇药物支架,同时也是在我国境内上市的第一个
支架原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医疗器械,临床表明,单独使用支架,有的患者会出现血管再狭窄,在医学上被称为“恶性增生”。另外,传统药物支架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携带药物,不利于药物更好发挥疗效。而药物涂层冠脉金属支架系统,则从改变支架载药技术出发,在金属界面原位立体生成微盲孔,使支架表面密布蜂窝状小坑。药物就存放在这些小坑里。由于不再使用高分子聚合物,药物缓释后,不存在载体脱落问题。
载药型血管支架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它聚合了药学、毒理学、药效学等学科内容。董教授及其团队从1997年开始研究血管支架,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不畏艰难,潜心研究,完成了药代动力学实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型支架,“药物涂层冠脉金属支架系统”分别在“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立项,拥有10余项国家专利。这项研究自启动以来,科研团队一直关注着国外药物支架的发展。在十年的时间内,从来没有停止过追踪相关领域的文献报道。每当做出一点点成果,就要和国外的研究数据相比较,向人家学习。可以说“药物涂层冠脉金属支架系统”是在向国外药物支架的学习中完成的,是对国外产品学习、消化的基础的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