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出首张震后汶川照片的人

2008-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蔚 我有话说
网上搜索震灾,徐壮志这个名字与诸多“第一”相连:发出第一组震后照片,第一个报道震区灾情……作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一名记者,7月1日,他被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7月1日记者与徐壮志通电话时,他正在奔赴南京的途中,因为他在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的学业尚未完成。这是总政直属单位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为期两个月。这两个月,记录更多的则是他在灾区的轨迹:5月13日到22日,6月11日到20日,他两赴灾区,先是临危受命,而后是接替极度疲惫的其他战友。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军人记者,应当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培训班那边的缺课,只有靠老师给他的教材和笔记慢慢补上了。“军分社采访室只有三四名记者,实在太忙啊!”

非职业摄影的“摄影第一人”

向世界展示第一组震后汶川照片的徐壮志,却非摄影记者,照片竟都出自他的傻瓜相机!紧急出发,令摄影记者未赶上提前起飞的直升机。匆忙中他只摸出一个傻瓜相机随身而带;匆忙中他甚至忘带笔记本,只从指挥部扯了几张白纸。日程更显示了他的匆忙:5月12日地震发生,13日中午,他和战友出发并在傍晚赶到成都,他一直在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采访,直至晚上发回第一批稿件,14日上午他冒雨赶到机场,准备登上不知何时可能起飞去灾区的飞机。而正是这样的匆忙,使他抢在众多记者前头,发回令世界瞩目的第一组照片和稿件。要知道,14日那天已有多位记者赶赴灾区,15日就有上百位记者到达汶川。

提到发照片,徐壮志总说自己运气好:到汶川上空偶尔赶上天空放晴,碰巧相机电池一直有电……却很少提到他为之付出的艰辛。14日他赶到机场后,听说去汶川的直升机在两公里外,便不顾一切地背起背包往那里狂跑。路上拦住一辆车,车开进机场一直冲到直升机下。那时飞机的轮子已抬起。大失所望之下,机舱门奇迹般打开了,有人下来拿设备。他不顾别人的劝阻爬了上去。采访之旅在飞机的强烈震颤中启程。他没有想自己的安全有没有保障,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全世界在等汶川的照片!

山区的高空寒气逼人,他由于匆忙未带厚衣,但全世界在等照片的念头驱使他咬牙打开舷窗,冒险探出半个身子向下拍摄。好心的空中机械师抓住他的腰带为他保安全,飞行员也配合他,在汶川上空低空飞行。像是天助,汶川上空多日不散的乌云此时散去,他拍到一系列宝贵的震情照片。飞机降落后,他赶忙在飞机附近拍摄,由于傻瓜相机的局限,他不得不多跑很多路,寻找最佳角度和距离。

在汶川发照片也是难上加难,当微弱的网络终于帮他断断续续发完最后一张照片时,他不禁感慨万端。

直到22日回到北京,他才知道,这批用傻瓜相机拍出的照片,经新华网在第一时间转发后,被成千上万家网站转载,仅在凤凰网,点击量就超过650万次。

他总说愧当“第一人”

提起“第一人”的说法,徐壮志总说:“这不合适。”

徐壮志是解放军分社前方报道组组长,5月14日他和战友们从成都出发赶往汶川,分工是水、陆、空三路齐头并进。

战友李宣良、黄书波选择陆路,随济南军区300精兵徒步90公里赶往汶川,面对不断的山体滑坡、巨石滚落,他们二人背负着30公斤重的电脑、卫星电话和补给,一路攀悬崖、越断桥,强行军12小时抵达汶川映秀镇;新华社成都支社的朱映涛是水路,他随成都军区部队的冲锋舟逆岷江而上,驶往汶川。

年轻的记者黄书波,在步行中双腿磨破,却仍在震中地区采访不辍,由于缺医少药,第五天回到成都时,伤口早已化脓溃烂。为节约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黄书波和李宣良在野外总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一个人脱下迷彩服举着遮光,另一人赶紧写稿;为节约卫星电话的电池,他们只在发稿时才开启电话,4天中竟没往家里和编辑部打一个电话。这些同样辛苦备尝的好战友,却没能当上“第一人”,令徐壮志感到不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壮志不断向记者提到这几个名字,希望能提到一笔,让人们铭记。

为心中的“第一”奋斗不止

尽管如此,徐壮志心中争当第一的目标却是始终不渝,对他小组的第一,也看得十分重要。据他介绍,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的事迹,就是他的小组成员在采访中发现的,黄书波、李宣良曾为许勇写过“内参”,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从而策划采写了著名的独家报道《将军突击》,轰动了全国。邱光华机组失事的报道,也是他的小组成员李宣良最早报道的……

几年来,徐壮志采访过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参加过神舟四号、五号、六号以及抗击非典报道。不管时间多紧,困难多大,他的原则总是“到第一线寻找第一手素材”,有时被报道单位已经提供了很全很好的素材,但他坚持认为“只有个性化的采访才会产生有个性的作品”。已经是战果辉煌了,徐壮志还在寻找着遗憾:5月14日他飞往汶川时,曾从茂县经过,但当时眼睛只盯着汶川,只发了汶川的图片和文字,当意识到重灾区茂县的新闻同样重要时,16日,他才又费尽周折赶到茂县采访发稿,尽管还是发回茂县报道及图片的第一人,但他认为,本来可以早两天让世界知道茂县的情况。

这位倔强的陕西汉子就是这样永远和自己较着劲儿,因为他心目中的新华社记者的称号,太重太重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