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使全世界人民聚集在象征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五环旗下同场角逐、公平竞争,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的跨文化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它改变了人类的观念,开辟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新时代,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呈现出“世界化”的景象。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性”已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一些方面体现了西方的思想和价值、伦理。但不可否认,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在道德信条和实践上有着跨文化的相似性,即使并未发生过文化接触的不相邻民族和地区,也有某种相似的社会准则,例如,对爱情、友谊的赞美,对勤劳和奋斗者的赞赏……基于这一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就可以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里展开。奥林匹克运动鼓舞人们“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对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诠释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奥林匹克运动力求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和平、平等、公平社会的形成,使人们在充满友谊和相互理解与关爱的美好世界中生活。奥林匹克运动努力建立的美好世界与世界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这些所体现的维护人类群体共同生存条件的价值原则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觉醒而产生的权利要求同样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这是关系到实现人的本质和尊严而产生的权利。奥林匹克运动倡导“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等的社会而努力奋斗”。“公平竞争”、“人人平等”、“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在于参与”,这是渗透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理想中最为朴素的思想之一,更是实现人的本质和尊严权利的途径之一。因此,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这些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世之道,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理念和心理,这不仅有利于树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观念,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种观念与我国追求的和谐社会,建立和平、稳定、公平、平等的社会的价值主旨一脉相承。因此,可以认定,无论是社会提倡的准则还是由人权概念来伸张的个人基本权利,奥林匹克运动代表了具有跨文化的人类价值。
后现代主义对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的影响
(一)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性”的反思。
古希腊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其岛屿面积有限,港湾众多。贫瘠的土地条件使希腊人无法被动地依赖自然生活,而方便的海上交通又为希腊人征服自然进而征服世界打开了大门。希腊人有着很强的竞争精神,在希腊城邦的海外扩张中,希腊人必须面对与自然和人的双重搏斗,在搏斗中希腊人懂得了竞争等于胜利的道理,希腊人敢于竞争并乐于竞争,他们以竞争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古希腊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构成了古代奥林匹克的基本精神。
古代奥林匹克正是古代希腊人强烈自然意识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没有古代希腊对自然界存在的异己性、制约性的强烈意识,就不会产生张扬个性、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古代奥林匹克活动。没有强烈的命运意识,就没有强烈的挣脱命运锁链的古代奥林匹克竞技意识。而要摆脱命运的束缚就必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从而确立了西方自古代希腊以来理性主义的文化信念。
近代社会以来,由于机器工业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及其应用,社会生产力有了本质性的突变,人藉此从自然中提升出来,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由此,以往浑然一体的世界被二元化了,无所不包的自然成了人所生活在其中的单纯的周围外在环境,而人也仿佛成了一种能够超越于甚至能够绝对主宰自然的存在物。这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实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逆转。它给人们的认识带来的变化是,导致了认识视角的一种根本性转换,即由各种形式的“客体本位”转移到“主体本位”,由对自然和物的关注转移到对人自身的关注。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功,对理性的推崇又具体演化为对科学的迷信并进而演化为对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迷信。表现出理性化、职业化、量化、记录化、参与机会平等、自由、科学化等现代性特征的奥林匹克运动,也以势不可挡的潮流成为世界体育的主体。今天,人们在反思奥林匹克运动“现代性”时,提出了奥林匹克价值尺度究竟如何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当奥林匹克运动过分追求“精英”、“金牌”、“竞技性”、“对抗性”,片面追求科技化,表现出人的“灵”与“肉”的分离,导致了奥林匹克运动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提出人文精神的复归,也正表明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精神缺失引起了一场自我守卫的运动。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批判“人作为世界的主宰”,认为现代性导致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特别是后现代主义者针对物质化所导致的功利主义膨胀,主张不再将人作为自然的主人、衡量世界的尺度,提出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奥林匹克运动也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并调适自己的价值目标方向,力图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需要,与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文艺思潮,它表达着一种文化倾向和价值取向。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大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关注和影响:
在反映人与自身的和谐方面,奥林匹克运动不再将人的身体看作是与灵魂对立的,不再认为“灵”与“肉”是不相干的,而认为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此,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且在实践中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者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在反映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奥林匹克运动在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指出了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奥林匹克运动把“向自然的挑战,转向信赖自然、仰慕自然,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把“人要改造自然”转变为崇敬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次根本性转变,是对人类“唯我尊大”带来的社会灾难反思后的积极行动,是奥林匹克在100多年中发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最强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仁爱万物”、“道法自然”和“与天地参”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根据,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融合的契合点。
奥林匹克运动对文化融合的贡献
(一)奥林匹克运动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各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产生的文化存在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差异会产生矛盾,矛盾就有可能发生冲突。必须用一种方法来消除这种矛盾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使这些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这些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奥林匹克运动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使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跨越文化心理上的障碍,学会容忍、欣赏和借鉴别的文化,进而促进文化的世界性交流与交融。
(二)奥林匹克运动为各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模式。
就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其目的都在于了解他人、学习他人或超越他人。这种学习、了解与越超也已不再局限于体育范畴,而是扩展到了与体育运动有联系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建筑设施、城市规划、交通通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众多领域。其最终结果是促进了各国在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和经济等方面的进步、发展与繁荣。
(三)奥林匹克运动成为打造体育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桥梁。
奥林匹克运动既丰富了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内容,也促进了融会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精粹的国际体育文化的形成。
从运动实践层面看,奥林匹克运动不但推进了现代体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普及,而且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一种标准和典范,被纳入奥运会的运动项目的国际性得到人们的承认,进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体育方法和组织层面看,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了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借鉴,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任何国家的体育科学成就很快便成为各国体育科学的共同财富。(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