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精神
不只是校园
洛楚
又是一年春好处,风绿复旦园。繁花临水照,云树傍楼生。
隔着校门的蓝天下,毛主席雕像背手而立;
“光华大道”,林荫直路,东西横贯,树影斑驳,往来人群,轻衣薄衫,神清气爽,快意昂然,宛若新生。
直道尽头,是镌刻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往深处行进,相辉堂含笑静立,承载岁月尘埃,却不过云淡风轻。那些建于烽火年代、青瓦白墙的古老建筑,几经修葺,一砖一瓦皆成历史。
回首,谁人能解昨日之艰辛?1905年的复旦公学,借吴淞提督行辕为校舍,六载办学艰辛,最后终结于辛亥革命时的战火纷飞,校舍被占,迁校无锡,月余返沪,无处可居。
谁人敢忘往昔之流离?从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到江湾校区的初立,从抗战内迁转战庐山再迁重庆到上海补习所四迁之苦,广阔的中国土地承载着复旦师生艰难但执著的脚步,而不畏困苦、继续教学的复旦师生肩上却承载着一份不屈不挠的民族自信。
在这里,李登辉校长“团结、服务、牺牲”的训诫,时时在耳边响起。“热爱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百余年来一直贯通在复旦的脊梁里。从邵力子敲响的上海“五四第一钟”,到梅汝?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的义正辞严;从长眠于重庆歌乐山的复旦烈士,到奋战在抗美援朝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从为研制“两弹一星”而“消失”的李郁芬,到把自己的身心和执著的理想融入澜沧江水的马骅,百余年来的复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实践着经世救国的庄严承诺。
抚慰过多少病痛学子的佩琳院,书声花香飘然的紫薇径,李登辉先生每天走过的滕佩路,围满脑袋的中央海报栏,熙熙攘攘的食堂街……消逝了的,并不就此湮没,反而久远地活在曾一遍遍与之擦肩或深交的复旦人心中。
原本飞檐的简公堂,也曾废墟过的登辉堂(今相辉堂),青瓦白墙雍容典雅的子彬院,紫柱画梁镂雕大门的松德堂,叠山枕水曲径通幽的燕曦双园,闹中取静中西合璧的周家花园……存留的,并不因此荒废,在复旦人心中,那里印着复旦精神和传统的痕迹,是过往颠沛与今日兴盛的见证。
横跨上海的“一体两翼”,气若长虹的“正大体育馆”,双子并立、挺拔如剑的“光华楼”……新生的,并不因此寂静,总是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升腾出一派热闹景象。来来往往、此消彼长。
在这里,复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这里,复旦大胆革新招生制度,实行自主招生政策;在这里,复旦敢为天下人先,率先建立复旦学院、推行通识教育、设立核心课程……这里铭记的是复旦一直秉承的大胆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一所大学、一座校园,延绵百余年。能够说故事的不仅只是白鬓老人、不只是脆黄书纸,还有那些与世代复旦人相厮守的亭台楼阁园。
枫叶绚烂、茶花明艳、樱林璀璨、梧桐婆娑、松柏苍翠……当所有美景热闹囊括于一座校园;惊叹、感慨、流连、想念、向往……所有情感尽情融会于一座校园;当斑驳的历史积累成厚重的底蕴、当颠沛的迁徙锻造出不屈的精神,当卓越与创新铸就出今日之辉煌,复旦园还留有更多、更大的空白交付于明日、未来书写。
为谁盛放花满路,数载复旦,久得春风沐,携手朝朝同暮暮。今宵把酒盈杯祝,悠然无我,旦复旦兮心如故,咏歌一曲真情赋。
【复旦】关注
嘉宾:秦绍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蔡达峰复旦大学副校长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周儒鸿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
高超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
瞄准通识教育
秦绍德:现在我们学校正大踏步地进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今天我们就谈一谈相关话题。
通识教育经常被翻译为“博雅教育”,这一译名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通才,而是希望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本科生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当代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社会市场化、教育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全球化文化冲突”这四大挑战。目前的专业教育划分过细,导致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差,难以适应学科之间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应用的综合性要求。专业教育思想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更是助长了把大学教育从比较狭隘的专业教育再向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倾向。推行通识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改变教育的过度功利倾向,回归教育本质。
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很多学生虽然高分录取,但进校后却兴趣索然,继续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前进,追求考分和绩点,准备托福和雅思,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社团、校园文化也不够活跃。在学生中,“重学习、轻思维,重知识、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全球化环境中,中国的大学教育还需要积极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承袭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拓宽他们的学识和眼界,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研究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他们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提供可能性。
蔡达峰:总体上看,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宽度”上。首先是内容上的“宽度”,它给予学生不同领域的课程及观念、思想和方法,其次是学生的“宽度”,各类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修读这些课程。
复旦大学今年创立了复旦学院以及四个书院(住宿单位),所有新生不分专业,接受一年的全校性的课程修读计划、素养拓展计划、课程补习计划和大学导航计划所提供的学习机会,并接受全校性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安排等,这为修订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体制环境。
张汝伦:通识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通才、全才,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多学几门不同种类课程。其实古人早已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明事理,辨是非”。与多懂一些知识、多学几门课程相比,“明事理,辨是非”更注重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通识教育应培养人的正义感,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他人的关爱。一个人的思想太单调、兴趣太狭隘,需要通过教育去培养、去提升,但通识教育绝不只是去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培养一个人广泛的兴趣,或者让人更文雅一点,而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得他对我们整个社会有所了解、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和是非感。文雅的实质是文明,文明的实质是有正义感。通识教育不是培养“百科全书”,让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人,而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必由途径。
王德峰:对通识教育的强调,会不会形成对专业教育的冲击?高等教育确实不能不是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也绝不是“通才教育”。样样都知道一点的所谓“通才”,其实不是真正的人才。富于创造性的人才,向来总与一定的专业修养联系在一起。
专业教育的目标其实也不只是传授学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深入到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探讨领域中的经验,其价值主要还是在学术体验的获得上。在接受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学会以学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养。一个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中所获得的精神探险的经验,会成为他终身受用的素质。即使他以后的工作并不在所学的专业领域内,但他却可以是一个有学术精神的工作者,能够以一个学者的眼界思考实际工作问题。
虽然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总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学者的成长过程中,在才、学、识、德四者的养成中,“识”与“德”总是最根本的,惟有“识”“德”能引导“才”“学”,发挥“才”“学”。
周儒鸿:有幸作为复旦通识教育的第一届毕业生,我对通识教育感触颇深。在复旦学院的一年中,我不仅认识了来自不同学科层面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专业教育无法弥补的知识,另一方面,我通过大学导航计划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导师,尽快地融入了大学的生活氛围;素质拓展和课程补习又让我平衡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使得自己在思考一些问题时更客观全面,有更多的新思路,学习也就更游刃有余。
高超超:从第一次选课时的茫然到漂亮地利落地搞定下学期的选课,我变得更加成熟、智慧和活跃了,这离不开学校的通识教育的帮助。
通识综合教育帮助我们理性规划大学生活、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识教育像是一艘大船首破了现代大学普遍的通才教育的模式下的坚冰,让初进大学校园的我们受益良多。
我非常喜欢复旦通识教育首创的核心课程的教育,它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科目,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走近大师,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学术。
【复旦】原创
任重学子志
(词曲:王钊)
菁菁校园,学子青衫。及锋而试,才俊分现。 菁菁校园,学子青衫。凌云之志,天下窗涵。 任重学子,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 (任重书院是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下设的四大书院之一) |
【复旦】记忆
3108
3108,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数字。
3108教室,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室。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三教学楼一楼序号第八的教室。如果你在晚上六七点来到这里,可以看到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同学,还有人使劲地踮起脚张望着,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如果时间稍晚,你还可看到小小的讲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记得一位学者来复旦3108作讲座之后,谈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才是人文精神宏旨所在。学者还引证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们的论战和语录――在论辩的机锋俊俏中,思想才会分外活跃。在复旦的讲堂里,就时时可以感受到这种智慧的碰撞与灵光的闪现。汪熙老教授对此深有感触:“梁启超当年教导学生开展自由辩论,学生辩论的声音大得惊飞树丛中的鸟雀。当时的复旦讲座的氛围多少有点相似,这令我非常欣喜。”
1984年4月30日15时15分左右,身着灰色西装的美国总统里根走进3108:“你们每一个人都站在一个伟大的起点上”,这是里根给复旦学子的寄语。
1985年,严风凛冽、飞雪飘零的冬日,哲学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在3108举办了系列讲座十五讲。在20世纪80年代,这无疑是开风气之先的,他们探讨的不仅是哲学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困境。马克思、康德、尼采、弗洛伊德、汤比因、萨特、佛陀,他们结伴而来,与学生促膝长谈。这场思想的盛宴由本校学生自主发起,成为一次思想解放的开端。
前些日子在复旦三教复习的时候,忽然听见一群男女学生热热闹闹地从楼下走过,齐声高喊:“3108,还我青春!”――3108作为复旦思想新锐的阵地,永远地青春勃发斗志昂扬。
3108。这个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上课的、自修的、路过的、甚至干脆就是养成习惯每天晚上来听讲座的同学,每天从这里经过,因这里停留,在这里倾听。在这里,对知识和智慧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令一代代复旦人成长起来。
我们在复旦,我们也在3108。
(徐晓萍)
静默的相辉堂、雅致的燕园、简约的图书馆、雄伟的光华楼……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共同承载了那份厚重的历史。岁月经年,地标周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复旦人的精神归宿将永存……
【复旦】地标①
相辉堂
那是一幅画。有蓝天、白云,有繁花、绿草,有历史沉淀的青砖,有岁月漂白的白墙。在复旦最好的一块草坪旁,相辉堂踞于此,是风景,也记录风景。
某天,当发现堂外一溜自行车依次排开,环绕大半个草坪时,那一定是大大小小的名人在里面开讲;抑或是某场演出或学校剧社自创节目正在上演。此时的相辉堂静默而立,将所有观点、声音、情绪统统包容。
春夏秋的夜晚,时常有人群或站或坐,聚会、聊天、游戏,大大小小的圈分散在草坪之上,荡出了快乐涟漪。此时草坪上,小虫应景,唧唧啾啾,夜风绕指,徐徐柔柔。
日夜晨昏,漫漫岁月,相辉堂始终微笑伫立,斗转星移、风云变幻、时事变迁,对它而言,不过一眨眼间。(luochu)
【复旦】地标②
燕园
燕园曾是沪上某巨商的别墅,屋前紫藤架,旁为草坪,坪左叠石为山,有池水一泓,花木杂植,扶疏有致,幽静雅致又不失灵气。然“敬谢参观”的告示牌让许多爱侣生生止步。后成为复旦一景时,却又因老校长道德严谨,燕园夜夜灯明,亮如白昼,恋人也只好望园兴叹。
以后世风渐开。晚餐后,很多男生会挤在燕园等待校花出现。等到复旦学子投笔从戎,纷纷参加学生军时,燕园又成为情侣道别的伤心地。
20世纪80年代的复旦人还不敢坐在操场上背靠背,不敢在走道上手拉手。而如今燕园的草坪上,却又是另一番风景了。不知复旦一百年的浩瀚历史中,有多少人在燕园牵到了她的手?(徐兰芳)
【复旦】地标③
文科图书馆
文科图书馆外观粗陋,门口一溜儿自行车停放着,时有被偷的危险。当然得占位子,中午去吃饭回来,冷不防就发现没了容身之所。
时常向朋友吹牛:“我几乎看了大半文图里的……小说。”文图二楼右手边的后三排角落里,满是小说,归类如何已无清晰记忆,只是捧起便觉欢喜。
图书馆中也有众生相可看呢。帮女朋友占位置的男生,眉目传情的男女,看书累极入睡的,情不自禁处笑出声来的,霸占着许多参考书不肯让与他人的……
文图是安静的。有阳光的午后,到文图的三楼看期刊。有时阳光会自一边打开的窗户射进来,站在书架边上,上课的铃声隐约可闻,蓦然抬头,似某幅油画的内容。(李银)
【复旦】地标④
光华楼
只要看到“光华楼”,就知道“复旦”之所在。
光华楼以其30层、148米的身高雄踞复旦邯郸校区东北角。整座大楼坐北朝南,设四方楼门,错落有致,结构对称。
复旦百年庆典晚会,在光华楼前拉开了序幕;光华楼第一课,为著名作家白先勇开讲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国高校第七届“挑战杯”在光华楼开幕,复旦学生“梅开三度”、称雄夺冠。当代教育的“破冰之举”――复旦自主选拔录取,假座于光华西主楼,申城近三百学子“西楼问鼎”。各种传统与前沿文化的世纪论坛、国际报告、名家讲座,在光华楼聚散;师者学子,出入其中、传道受教;游人旅客,驻足观赏。(王慧敏)
【复旦】寄语
●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
青年学生要秉持甘于寂寞、潜心研究的学术态度,践行“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
●陆谷孙(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汉大词典》主编)
大学生要学会接受失败、接受挫折,在复旦的四年里,生活得充实,磨砺得艰苦,要掌握技能、扩展知识、提升人文修养和思想。
●李大潜(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青年求学切忌“太功利”,机会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把握住。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不光要有科学家的严谨和专注,还要有诗人的激情和遐想。
●闻玉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祖国奉献,为百姓服务。要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无论你是在什么岗位上,你都可以为科学献身。
【复旦】漫画
月十六绘
《大学生活》回望 “文化长者谈人生”(5月8日) 走进北京大学(4月29日) 走进清华大学(3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