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南京一中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该校高二(4)班的同学正在自我评选三好学生。现场气氛很热烈,每个竞选者都站到了讲台上做竞选演讲,评选小组代表给竞选的同学做出中肯的评价,任课老师也对竞选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希望。最后,由同学投票、现场唱票选出了班级本年度的十五名三好学生。
像
从2004年起,南京一中就开始探索一种德育互动模式的全新教育形态,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如今,它已经在校园里生根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让学生自己制定规章制度
几年前,南京一中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执行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是由学校一手制定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但是,一次偶然的谈话,却让这种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一次,吴晓茅校长在上课的时候,和同学们谈到了学生文明公约的起草,吴校长询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一位同学和吴校长说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订什么公约没有一点兴趣,不就是不许我们这样、不许我们那样吗?”
“那我们就订成允许按时上课,允许上课认真听讲,允许努力学习,好吗?”吴校长笑着说。
“那还不一样,其实不是说学校要求不对,但是这样的规定就让我们感到不爽。”
“当时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我当时就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感到不爽?我们又如何能让他们感到爽呢?”带着这个疑问,吴校长带领学校的老师开始探索新的德育模式。他先让每个年级自己尝试新的德育方法,成熟后,再推广到全校实行。这种以局部带动全面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终形成了这种德育互动的全新教育形态。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南京一中一直在探索实施的这一套全新教育形态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
于是,学校开起了校园论坛,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开始了校园听证会,就重大问题听取学生的意见;开设了“四方会议”让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坐到一起,来讨论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把课堂延伸到了校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2008年初大雪的时候,高二(2)班团支书在电视里面看到了春运不同以往的压力,于是组织班上的同学到南京火车站义务为乘客服务。随后,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全班同学分成两拨,分别在出站口和进站口,帮助因车票问题而无法进出站的乘客,用微笑来疏通人流,向旅客解释车票的问题,而且还帮行李重的旅客搬送行李。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上午。“让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帮助,我们也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虽然站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我们很乐,因为我们的劳动给了别人方便。”
让学生产生自我的价值认同
“我们就是要让他们自己认同自我的价值!”在和吴晓茅校长的交谈中,记者不时的听到这样的话。当记者问到在这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刚实施的时候有没有被抵制和怀疑,吴校长坚定的说了一句“没有”,记者愣了一下,不合乎情理啊。吴校长笑了,随后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校领导每天早上都要站在校门口检查学生的着装情况。根据学校的规定,学生上学都必须穿校服,但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没有穿校服,而且原因各种各样,衣服洗了,放在姥姥家没有去拿……为这事,校领导伤透了脑筋。后来,学校通过听证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校服的样式,并且让学生自己站到门口检查着装。奇怪了,从这以后,不穿校服的情况杜绝了。吴晓茅私下做了调查。“你知道为什么吗?”吴校长笑着问记者,“他们说,被同学抓到,而且是违反了自己制定的规则,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啊!”听完后,前面的疑问有了答案。
曾经,南京的一个记者到学校采访这套教育形态的推广情况。回去后,给吴校长发了条短信:“说实话,当时我到学校的时候,是怀着挑剔和怀疑的眼光去的。我随便在操场上问一个学生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事的时候,那个学生很是自豪的说:‘当然知道,里面有几条还是我提的嘞。’这时,我所有的怀疑瞬间就没有了。学生打内心产生的自我价值认同,让我明白了,这样一种教育形态,的的确确是对学生有好处的,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能够在全国得到推广,贡献将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