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生命的名义为党旗增辉

2008-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俞俭 我有话说

武汉市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在地震灾区抢运伤员。新华社发

党旗飘扬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行动迅速、组织高效、指挥有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以党员为骨干的救援队出色地完成了急救转运任务,赢得灾区政府和群众的赞誉,作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中组部通报表彰。

紧急集结组织有力

5月13日深夜,按照卫生部紧急部署,湖北省卫生厅调集武汉、宜昌、襄樊、荆州4城市51辆急救车109名急救人员组成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奔赴四川救灾,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熊悦安担任总队长。

武汉市急救中心5名党委委员都在50岁以上,全部作为急救队员上前线,并连夜调整集结21辆急救车。火速赶来的队员在得知赴四川救灾的战斗任务后,已经没有时间向家人告别了。

灾后40小时,武汉车队出发,在宜昌与另3个城市车队会合。随后的34个小时,1100公里陆路,380公里水路,除加油外,车队不停地跑,星夜兼程,直奔灾区!

作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专家组成员,熊悦安非常清楚,地震后3天是黄金抢救时间。他说:“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抢夺生命的希望!”

紧急救援队109名队员分别来自58家医疗机构,大多数人彼此陌生。他们在入川途中成立临时党支部,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雷敏功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支部成员顾不上颠簸疲劳,沿途开会研究人员、车辆管理和培训方案,完成组织架构建设,将51辆急救车分为5个分队,每分队设5个小组,指定了分队长和小组长。一路上,对所有队员进行灾难抢救流程、车辆安全及疫区消毒等6个项目的培训和灾难心理干预。很快,组织网络建立,人员彼此熟悉融洽,为迎接高强度的紧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科学救灾创新高效

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担负绵竹地区最大的急救转运重任。熊悦安、雷敏功带领年轻的医生,按照现代紧急医疗救援的理念,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救灾的紧急医疗救援流程,并不断调整有限的急救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给重伤员的抢救转送。

他们第一时间建立“前沿医疗指挥所”,确定抢救转送伤员的操作流程、应急半径和伤病员流向等评估统计标准,保证了医疗救援有序、有力。如建立的“伤员流向数据库”,给寻找受伤亲人提供了极大方便。

他们开通因特网和5部卫星电话,启动了车载GPS,建立无线局域网和无线数码图像传输系统等,实现了灾难急救信息向卫生部直报。灾后89小时,他们在绵竹市体育中心医疗救援基地建立了四川灾区第一个救护车消洗站,把感染管理和医疗救灾同时进行,所有救护车每天早晚两次整体消毒,每趟接转车辆必须消毒,控制感染源。因此伤员没有出现二次感染,救援队员也无一人感染。

为了快速检伤,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把多个转送任务一次完成,他们创造了最合适的检伤分诊法,直接在救护车上分诊,直接在直升机旁分诊,把检伤分诊工作不断前移。不仅减少了患者搬运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为每名患者平均省时10分钟,获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快的一次分诊仅1分钟完成。5月20日上午,一位中年男性伤员由直升机从清坪乡接转出来,救护车呼啸而至,到达分诊点后,随车的战士说伤员8天未进食,丁方勇医生几乎是冲上救护车,迅速判断伤员生命体征和伤情,果断决定:“直接转送最近的最有处置能力的解放军255野战方仓医院。”这位活下来的伤员叫赖正平,46岁,成为野战方仓医院最经典的抢救成功病例。

他们成功抢救转送伤病员1187人,其中危重伤员451人,年龄最大的99岁,年龄最小的仅出生两个月;同时还安全转运军人、医务人员进山进村1378人,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作出了重要贡献。

冲锋在前无私无畏

地震灾区天气炎热、余震不断、生活艰苦、条件简陋,睡眠严重不足,给救援队带来巨大考验。武汉市急救中心党委成员和救援队全体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充分发扬急救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成为一支坚强的急救“先锋队”。

一抵达绵竹灾区,临时党支部带头竖起第一面党旗。5月22日下午,还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党组织生活会,救援队的全体党员和预备党员,面对着鲜艳的党旗,高举握紧拳头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熊悦安说,在最初几天,大家没有吃过一餐热饭菜,只有饼干或泡面,就着矿泉水下咽;帐篷里没有铺盖,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连续11天没有洗澡。但看到灾区群众生活异常艰苦,救援队员纷纷把自己的衣物、食品、饮水送给他们。大家还慷慨解囊,共捐款19390元给绵竹市卫生局,用于绵竹医疗救灾。

5月20日下午3点,王磊受命送一名伤员到德阳市,看到伤员全身上下血迹斑斑,他顾不得多想,脱下衣服给伤员穿上,而自己仅剩一条内裤,最后只得套上白衣返回驻地。他在讲述经过时说:“我真的没有什么东西给他了,可是我想帮他!”

来自武汉市急救中心的36名队员三分之二都是共产党员。武昌急救站站长胡斌59岁,是救援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正在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母亲病危的消息从武汉家中传来。但他谢绝了指挥部要他马上归家的指令,他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灾区的受伤群众正需要我,母亲有兄弟姐妹替我尽孝。”待他完成任务回到武汉时,深度昏迷中的老母亲再也没有醒过来。

5月16日,队员金庆驾车转送3位伤员到医院的过程中,沿途遇到一批灾区群众,由于体力不支,要求搭车,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未满月的婴儿,三天未进食的母亲没有奶水,婴儿啼哭令人心碎。金庆拿出全部干粮分给群众,可自己已是5小时滴水未沾,十几小时粒食未进。他把群众送到德阳市后,立即开车四处为那个婴儿寻购奶粉,终于在一个小商店买到了。而此时他武汉家中未满三岁的孩子已住院5天,高烧40摄氏度。

危难时刻,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5月16日深夜,队员李波利用休息空隙,用手机短信向所在医院党委递交了一封入党申请书。还有19名年轻人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在党员身上看到了先进分子的光辉形象,看到了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新华社武汉7月1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