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拉长“短板”促发展

2008-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本报通讯员吴益民 我有话说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的现场考察后,日前苏州科技学院获得了“优秀”结论。院长何若全告诉记者,“通过评估,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短板’,学校对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制定了整改方案。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整改推进了内涵建设,提高了办学水平,收获确实很大!”

教授“晒”成果,亮出优质教学资源

今年年初,苏州科技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授述职会。87名教授用PPT生动地“晒”出3年来自己所取得的教科研成果。不“晒”不知道,一“晒”吓一跳:有的硕果累累,有的则成果寥寥;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却讷于表达。教授们深受触动,表示今后要奋起直追,取长补短。苏州科技学院人事处处长陈延辉说:“教授是学校的名片,学校要打响品牌,就要首先把教授队伍建设好。教授述职就是要推动各位教授进一步认清职责,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创新意识。”

“领军人物+团队作战”模式,成为苏州科技学院构建本科教学团队的“法宝”。顾强教授领衔的“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科研团队,获2007年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英美文学与文化”团队成员祝平去年9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被批准立项,他深有感触地说:“团队的每一名成员在各自不同的研究环节上有所交叉、协作,这种资源互补的优势是孤军作战所不能企及的。”

为使教学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在原来“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上,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数由原来的21个“瘦身”为13个,使学科的分布更趋合理。

学生“勇”创新,提升综合素质

“你综合素质够学分了吗?”这是如今苏州科技学院学生中的流行话语之一。今年,学校在修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拓展中,以学分制引入学生课外测评系统,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要以学分制认购,必须修满8个学分。校团委书记李萍告诉记者:“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制让大学生有据可依,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出来,学校通过对项目提供资助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立项。同时,有关专业副教授以上的专家也被学校“动员”起来,组成“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立项课题的评选、确立和结题鉴定工作;院系则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选派了“贴身保姆”,优秀教师纷纷充当起学生的科研指导教师。去年11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秋颖、陈琪、刘淑婷三名同学作品获得了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李越同学获得了第五届“约翰・凯瑟克爵士全国社会工作奖励”,苏州科技学院也首次成为全国社会工作奖候选学校,这是对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成果的肯定。

硬件“换”新貌,助推教学科研

退休教师孙国宾见证了老校区的成长,目睹新校区拔地而起,他深有感触:“新校区建设日新月异,发展蓝图更是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2007年5月以来,新校区建筑面积达3.12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1号组团、3号组团已投入使用;7.05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2号组团、商科组团以及学生食堂已竣工;学校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等建筑方案也将在年内投入施工。

新校区的渐趋成型,让学校编制的“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项目规划”有了明确的“安身之所”。2007年,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项目的心理与行为实验中心、语言学习中心等5个建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将成为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条件的“助推剂”。

心理学专业的王佳最近感觉图书馆就像购书中心似的,新书让她感到“应接不暇”。据图书馆馆长何清介绍,学校一年来加大了对图书资料的投入力度,截至去年底,图书总量已达到116.6万册,新增图书7.32万册。

教学科研仪器也成了更新换代的“主角”,除积极争取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试验项目建设资金外,学校还自筹经费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比例达14.2%,新增教学用计算机312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