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2008-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海曙 我有话说

丁文江
得与刘老相识,完全由来于请他为我的二伯父丁文江诞辰120周年题词这一机缘。早在2005年,亲属就和几位从事地质科学史研究的朋友动议,希望在2007年丁文江诞辰120周年的时候,有关单位能举办纪念活动。经多方推动,这一设想得到家乡江苏泰兴市政府的支持。家乡委托我出面恭请资深的地学部院士为纪念活动题词。

刘东生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5年入地质调查所,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作为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并在环境医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考古学、高山和极地科考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当然在被邀之列。我心怀诚敬地将邀请信寄给刘老后,很快得到了他的回信并300多字的题字。

刘东生
刘东生为纪念丁文江诞辰120周年的题词

丁文江先生(1887-1936)是中国现代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也是中国自然科学的开拓者和启蒙者。他是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的伟大实践家、受人爱戴的领导者和富于哲学思维的科学思想家。

他一开始就赋予中国地质学以全球性使命,为中国地质科学屹立于世界之林和不断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丁文江先生从一开始就把矿产资源开发放在中国地质工作的首位和重点,这就给建国以来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并开拓了不尽的前景。

丁文江先生在注意发展地质矿产事业的同时,十分注意与地质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的发展与应用,丰富了地质学的生长壮大,预见性地为地质学的未来开辟了道路。丁文江先生特别重视科学发展中人的因素,他的提拔后辈和宽宏大度为中国地质科学历史留下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地质科学宝贵的财富。

为了求得刘老进一步指点,我将宋广波的新著《丁文江图传》寄赠给他。刘老用两天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并回信给我,从研究和宣传地质科学史的角度充分肯定了这本书,并且叮嘱我们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迹的保护,要让“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关于称赞《丁文江图传》和传承先贤精神的一封信

海曙同志,您好。

赐赠《丁文江图传》收到,谢谢。

阅读了两天,只是很快的看了一遍,内容实在丰富。这种图传的形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觉得应当提倡。著者宋广波同志,不但文笔清新而且旁征博引,史实详尽,是地质界人物传记中少有的佳作……

……地质学会有一地质学史研究(分)会,有人专攻此事,可能有人研究早期地质学史,将来可把丁先生在地质学方面的科学贡献研究一下。学术界当时对丁先生之功绩,十分推崇,如古生物方面,可能是葛利普命名一种化石,叫丁氏石燕Sprifertin-gi,而在古脊椎动物界则有丁氏鼢鼠Mgospalaxtingi,都是标准化石,用来纪念丁先生。像这类的材料仅是一点,其他尚不知还有多少?据我所知,中国第四纪研究的最早的标准地层在河南三门峡市,三门峡坝址之下的地层,即是由丁文江先生首先命名……

最近已将“兵马司九号”以前丁先生所置地质调查所旧址辟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想当日惨淡经营的功绩可以为世人所永传矣。

……

再一次谢谢您的赠书。想地质学界读此书,也可精神为之一振,先贤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此致

敬礼

刘东生敬上

2007-6-16

刘老病重期间,我一直希望能到病榻前探视,但由于不能打扰他的治疗,始终未能如愿。正当盼望刘老早日康复,能当面聆听教导之时,却传来他不幸去世的消息。

2008年3月17日那天,我参加了追悼大会。在瞻仰遗容之后,潘云唐教授随即赠我一本他的新著――《刘东生――揭开黄土的奥秘》,书中不少部分是刘老以口述历史方式提供的。阅读此书使我概略知道了刘老的事迹,能体会到他写信给我的思想基础,对信的内涵也有了更进一步理解。

刘老首先从“中国自然科学的开拓者和启蒙者”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丁文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丁文江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而且从救国的愿望出发积极参与了知识界的政治和文化争论,还有过从政的经历。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评议他,但刘老却选择了自然科学家(专长于地质)这个角度,并展开来阐述。这种写法既反映了他对丁文江本色及其主要成就的认定,也反映了他认为从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评价这位民国时期文化名人、总结其创业的历史经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丁文江于1936年1月逝世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任上。世界顶级的《自然》杂志在《丁文江先生讣告》中评价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他对促进科学和科学应用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见《自然》,1936年1月18日,99页)。

刘老结合自己的体会把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成功经验归纳为四点:第一,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为目标;第二,以服务祖国建设为责任;第三,以交叉学科为发展壮大的生长点;第四,培养青年,广纳贤才。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刘老这四点精辟概括对于指导其他理工学科建设亦具有普遍意义。

刘老在题词中还以亲历者的身份强调了民国期间地质事业初创的经验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13年,丁文江是第一任所长,他和翁文灏、章鸿钊一起,育人建业,不到十年就将其建成为中国最早的完整的科研机构,在地质调研和学术出版方面达到公认的国际水平。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次选举的24名地学部委员中,在该所工作过的有17人。迄今为止,该所人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多达49人。最近,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孙文盛为纪念丁文江120周年诞辰写下了题词“学问大家会办事;奠定基础引潮流”,说的也是这层意思。

《丁文江图传》的作者宋广波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青年学者,近年来专力从事丁文江研究。此书出版后我看了,觉得挺好,就分赠给题词的专家和朋友,反映亦好。但是,像刘老这样有崇高学术声誉的院士对年轻人的著作竟如此认真阅读,对书的内容、形式、文风都给予高度评价,是我当初赠书时始料未及的。从信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是他对传承先贤精神的期盼,是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洞察,是对青年作者的关心与提携。

刘老在信中还讲到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九号”已被辟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参与旧址申办工作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张尔平告诉我,刘东生、陈梦熊、王鸿祯等57位院士两次上书温家宝总理才使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最近张尔平发表《留住中国现代地学之根》一文,介绍了恢复工作的最新进展,刘老希望的“想当日惨淡经营的功绩可以为世人所永传矣”的遗愿正在逐步实现。(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