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呼吁,职业教育是类别,而不是相较于普通高校的低层次教育。通过职业技能的实训和专业理论的夯实、专业素养的养成,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会成为企业抢手的“香饽饽”。在太仓,已经出现了跨国公司向职业学校交付每位学生4万元培养费,“抢购”毕业生的“倒挂局面”;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24名学生被安通海瑞恩太仓公司选派到德国总部进行实习和培训,回国定岗后月工资平均达5000多元。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求贤若渴”,创出了职业类院校就业率连年走高的好形势。与其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炉”接受技能培训,还不如请符合条件的考生调整好心态,积极报考职业类院校。
苏州高职校长联谊会副主席、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博士认为,观念是造成“怪现象”的重要原因。社会预期普遍是精英教育,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普通高校而非职业类院校。而在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能熟练掌握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工人,是十分受人尊敬的人才。
专家们认为,推动老百姓观念转变,政府也要做相应的政策调整,并建立长效机制。如普遍提高技工人才的收入,以经济杠杆让百姓走出对职教和职业技能类人才的理解误区;为职业技能型人才转变成精英人才疏通“管道”,使优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单强还强调,如果高等教育只是让学生“读”更多的书、更难的书,而不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