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作家仍然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的时候,90后的写作爱好者已经悄悄冒了出来。一个高三的学生,出版了一本十分有趣的科普文集,这件事有点另类。
作者陶雨晴也是个另类的中学生。
说她另类,是因为
如果说,近年来动物小说走红,使得人们对某一类动物分外感兴趣,比如狼或是狗,成为人们的宠儿或是崇拜的新图腾。而陶雨晴爱生物,似乎没有什么特定的分类,只要是生物就爱。大到狮子老虎甚至恐龙,小到花鸟飞虫,乃至肉眼辨不清的病毒病菌。从白垩纪的恐龙,到现在的蜻蜓。有许多时候,她是在写植物:石蒜、椰枣、荔枝……她爱生物,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这个年头中学生迷上写作的,也听说了不少。这些少年作家们大都十几岁二十岁,与陶雨晴年纪相仿,有的人一举成名,而更多的孩子,挣扎在成名的梦想和无法成功的严酷现实之间。陶雨晴的写作有点另类。她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写那些动物植物。有时,也写写我们身体中的某个部分,比如牙齿或是眼睛。这就是她另类的一面。她的写作,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兴趣和内心的呼唤。
陶雨晴关注的各种事物,有一些,是从书上和互联网上看来的,有一些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比如蜻蜓、热带鱼或是肉虫子,而我们这些成年人,早已视而不见。我们早已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热情与好奇心。我们只关心对我们最“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把陶雨晴的这些作品,看成是某种科普小品。有些篇章,是一种另类的动物小说。她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想象力已经相当出色。但是,对于她来说,严峻的问题是,这样的爱好和写作,能为她带来“黄金屋”或曰一个铁饭碗吗?当一个社会,对于求职者的门槛似乎已经提到了大学本科的高度――这样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对于高考根本“没有用”的事情,是不是太不“理性”了?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中学里面肯定是难以适应的,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方法也许比那些高分中学生更适应大学的学习,但是我们的大学能接受这样的另类考生吗?
矛盾是尖锐的,一方面,教育部门在给大学生补语文课,因为有些大学生的写作等语文能力太差了,而另一方面,真正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却未必能考上大学。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实际”的利益,而对于高考高分的追求是最强烈的一种,在这种环境里坚持写下这些文字,这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为我们保存了一个女中学生置身潮流之外“想入非非”的独特世界,现实的应试教育是这样的枯燥和疯狂,而应试之外的知识世界却那样的美妙、富有魅力和充满真正的智慧。陶雨晴的这些作品也许“没用”,但却有趣;它也许不够成熟,但却真诚;也许它不十分适合作为应试教育的范文,但却是一份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特殊文本。
《窃蛋龙的千古奇冤》陶雨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