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狂想曲》是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项目,是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北京作协的积极策划下进行的。该作热情歌颂奥运,弘扬奥运精神、讴歌了伟大的祖国和时代。全书近50万字,以奥运场馆建设为主要线索故事,塑造了奥运工程建设者的丰满形象。小说设置了尖锐的情节矛盾,既展示了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作品以表现青春中国的活力和尊严为主题,显示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和独特深邃的见解。
徐坤创作这部作品历经4年的艰苦过程,她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作品成功问世。此前的徐坤虽已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经验,发表了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话剧剧本等300万字,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但用长篇小说形式写奥运题材,国内外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而且这是北京市委为配合宣传奥运而下达的“命题作文”,其写作难度真是无以复加。
所以一开始,徐坤曾陷入深度焦虑乃至绝望状态,她甚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从什么角度切入。采访也曾遇到重重障碍,甚至遭到冷遇或拒绝。后来,当她确定从奥运场馆的建设和建设者写起,慢慢地开始找准感觉:最初的灵感来自奥运场馆设计团队的年轻,本来在人们的想象中,这么巨大和重要的工程,其设计者还不都是白发苍苍和德高望重,但令徐坤完全没想到的是,其实那些设计者基本都是她的同龄人。他们因为年轻,充满了如火的激情和冲天的斗志,又能把振兴中华的理想主义目标与手下的重要工程现实主义地完美结合。这些不仅给了徐坤素材,更重要的是给了她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激发起了她的责任感,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写好他们,写好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建筑精英以及各界精英,写好中国举国之力建设的奥运工程,写好为北京奥运一起用力的中国人民,写好改革开放30年来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当代中国。一想起和祖国、人民同在,徐坤就浑身是劲,充满了信心。
更让徐坤激动不已的是,她找到了这部作品的主旋律――发现并且找回青春中国的活力和尊严。回想一百年来,中国从屡受列强欺凌走到今天政治昌明、社会和谐、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心办奥运的现实,这不是重新再现了古老中国的青春又是什么?不是实现了多少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的仁人志士的理想又是什么?她激动地说:“我和我书中那些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人公们,都是有福的一代,也是承恩的一代,我们承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恩,享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的福。我真心相信我们这个时代,赞同我们这个时代。”
经过4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辛苦劳作,徐坤从风云变幻写到雕梁画栋,从庙堂之高写到江湖之远,终于按照既定计划,在距离奥运开幕200天时,把这部鸿篇巨制完成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第一时间组织最强的编辑阵容,对这部饱含着真情、激情和才情的作品加以精心打造;又几经反复设计封面,最后用中国红作封面底色、采赵孟?的草体法书做书名,还特别放大和突出了一个“狂”字,使这部作品的热情似火和澎湃激情得到了极尽充沛的展现,同时,也使该作从个人创造变成了中国文化界的共同力作。
文坛和评论界对《八月狂想曲》予以高度评价: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说:“徐坤准确、真实地把握了奥运建设艰辛、辉煌的历程,记录了中国纷繁多姿的社会生活,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评论家将之称为“文学的鸟巢”,认为它不仅是有热情、有思想的主题积极昂扬的主旋律作品,而且也是一部情节鲜活生动,人物鲜明立体,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品;不仅是徐坤个人最好的作品,也是2008奥运之年中国文学界的丰硕收获。
徐坤个人也一直沉浸在超额完成任务的喜悦之中,今天回顾来路,她非常感谢北京作协当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并真诚地说通过这部作品的采访和写作,她的人生境界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升华。“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徐坤参加了中国作家赴甘肃灾区的采访团,冒着6.4级余震的危险连夜秉笔书写所见所闻,并且把《八月狂想曲》预付的10万元稿酬捐赠给了灾区小学校。(本报北京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