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中国的卡通明星焕发新的活力

2008-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余传诗 我有话说

时下,美国卡通电影《功夫熊猫》正在热映,在全国劲收上亿票房的同时,该片的发行方之一、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看到观众排队购票,我的心情很复杂。的确,票房越高,我们口袋里的钱就越多,但是为什么从《花木兰》开始,到今天的《功夫熊猫》,我们自己的民族动

画却搞不出这样的精品?”

的确,从花木兰到熊猫,我们坐拥如此优秀的文化元素,如何让它们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中国动画人正在不遗余力地探索着。

投石问路:《西岳奇童》续写20年前的悬案

前些年,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VCD销售门市部,每逢六一儿童节都要面对一件挠头的尴尬事:总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前来询问他们以前拍摄过的木偶动画片《西岳奇童》下集的情况。

1985年,该厂以民间传统故事《劈山救母》为蓝本,改编拍摄了动画片《西岳奇童》上集,在全国公映后即以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画面赢得了观众的心。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随后导演靳夕的去世,《西岳奇童》的下集成了永远的悬案。这部动画片后来经常在电视上播放。每次该片以“上集完”3个字结尾,给无数小观众留下悬念和猜想,他们为“小沉香是不是救出了妈妈”而牵肠挂肚。

就在当年的小观众长大成人、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之时,这样的期待已经演变为市场的呼唤。上海美影厂耗时两年续拍20年前的这部动画片,他们按原样制作了剧中的20多个出场人物以及相关置景,完整版的《西岳奇童》令20年前的观众感到欣慰,他们依然能够看到20年前那个银幕上勇救妈妈的小沉香。

完整版《西岳奇童》上映的消息在网上转贴传播后,立刻刮起一股网上组团看片风。据统计,2006年《西岳奇童》完整版投放市场20天,仅上海地区票房便直逼330万元,拷贝发行量近50个。而影片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引起强烈关注。一些专家称,《西岳奇童》无论是题材、人物造型、拍摄手法还是音乐中的秦腔、板胡等元素都相当民族化,力求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回童年的记忆和感觉。

《西岳奇童》的成功让美影厂看到了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热爱和期待,看到了对经典动画形象再开发、再利用的市场前景。

重拍经典:影院版《葫芦兄弟》告别“请看下集”

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少年儿童,很少有人没看过《葫芦兄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曾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优秀系列美术片奖、埃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奖。

20多年来,《葫芦兄弟》始终没有离开过观众的视线,它的电视销售以及音像制品销售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业绩。据统计,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每年2000万左右的影片VCD销售中,《葫芦兄弟》一直稳占18%的份额,昭示了经典动画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市场号召力。当国外翻拍经典动画蔚然成风,《忍者神龟》、《哆啦A梦》的影院版纷纷登上大屏幕,《变形金刚》的“真人版”影片令全球为之疯狂时,上海美影厂的艺术家们也决心接受市场的挑战――拍摄影院版《葫芦兄弟》,通过新的技术、新的处理给这些经典插上崭新的翅膀,进一步激活人们珍藏的记忆,让中国原创的卡通明星焕发新的光彩。

为精心打造08影院版《葫芦兄弟》,上海美影厂集结当年的编剧、导演再次披挂上阵,再加上3D、特效、音效、作曲等新人,组成了高水准的创作新班子。

导演周克勤说:“《葫芦兄弟》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作为导演追求的是彻底完全的民族性与传奇性。”编剧姚忠礼告诉记者:“影院版《葫芦兄弟》把一部叫座的电视系列片变成一部酣畅淋漓的动画电影,让观众一气呵成地欣赏七个葫芦娃与妖精进行紧张激烈、富有童趣的斗智斗勇。”全新的技术加工、全新的音效烘托、全新的节奏处理、全新的配音歌曲,让“葫芦兄弟”这些曾经拥有亿万“粉丝”的中国卡通明星,再现“勇敢、善良、正义、团结”的时代品质。

汪天云表示,海外的一些动画电影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和启示,但在学习了这么久之后,我们也到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时候了。“经过美影厂的努力探索,影院版《葫芦兄弟》最终完成了一次制作方式与制作样式的质的跳跃,它将走出一条新路,引领更多中国经典动画走进现代。”

展望未来:多部新作蓄势待发

这仅仅是个开始。据悉,明年“六一”前后,上海美影厂将联合各路诸侯,把再度盛开的《马兰花》和脍炙人口的《愚公移山》等令人期待的优秀美术动画作品奉献给海内外观众。此外《黑猫警长》、《天书奇谭》、《三个和尚》这些至今仍有很强市场号召力的美影厂经典作品也将被重新包装,添加时代元素。曾经轰动一时的儿童剧《马兰花》也被纳入改编成动画电影的计划中,有关单位已经成功获得了这个经典故事的改编权。而《我为歌狂》也将于近期筹备制作剧场版。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周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排斥《变形金刚》、《哆啦A梦》的存在并被青少年观众所接受,但是如果未来我们的孩子只知奥特曼、柯南等外国卡通形象,那将是我们影视市场的失败和耻辱,也是中国影视工作者的失败和耻辱。”

周峻告诉记者,动画电影是动漫的最高形态,也是电影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一代艺术家在动画片的制作上曾取得过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不少像《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哪吒闹海》、《葫芦兄弟》这些深受欢迎的优秀动画片,但昔日的经典缺少市场运作,这给我们学习海外大片的经营模式提供了可挖掘的宝藏。通过对中国经典的动画形象进行再利用、再开发,我们应该也能够让中国的卡通明星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功夫熊猫》的成功,给中国动漫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葫芦兄弟》是中国动漫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均为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