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谱 |
再险也要探个水落石出
经过近40个小时的铁路、公路开进,5月14日23时10分,唐岩峰带领部队抵达彭州市龙门山镇。面对严重灾情,唐岩峰向部队宣布:先不安家,立即展开救援。到天亮时,15位被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被官兵们救出。
回龙沟两侧是三四千米的高山,谷中遍布急流险滩,大地震使回龙沟变成了“死亡之谷”。回龙沟中可能还有被困人员,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情况急需查明。
“再险再难也要进去探个水落石出!”唐岩峰带领部队天没亮就出发了。路过一段上面滚石不断、下面悬空的道路时,唐岩峰高喊:“跑步通过。”待官兵们一个接一个安全通过后,他才跑过去。通过某新型信息传输系统,唐岩峰及时向山外通报情况:“道路和村庄多数被毁,湖泊已被塌方掩埋,有少量分散的幸存者等待营救。”
深入一线指挥
山陡谷深,泥石塞道,坐落在山间的11个行政村数千人被困,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情况不明。唐岩峰心急如焚。他带领800人组成的精干探测急救分队,向九峰山紧急进发。根据探明的灾情,唐岩峰很快制定出“小分队与专业抢救队混合编组,当地群众作向导逐段推进,徒手徒步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由外到里接力保障”的搜救方案。
在搜救废墟下被掩埋的幸存者时,为了确保被困群众不再意外受伤害,唐岩峰提出坚持人工作业与工程机械有机结合的搜救方案。在5月17日组织千人大搜救时,他把部队编成120多个战斗小组,逐户逐房“拉网式”排查搜救,部队两天就搜救出幸存者68人。
搜救既快又准
夜深了,野战前进指挥所里,灯光依然亮着,唐岩峰专注地看着地图,又一个新的“点子”浮上心头。
第二天,从旅里带来的一台综合维修车和两部多功能作业车被从指挥所“请”到一线救灾现场,切割钢筋,钻孔打洞,提供电源,救援效率一下成倍增长。东林寺村、清凉寺等地捷报频传,48个小时之内成功营救出被压埋地下的幸存群众49人。
刚到灾区的前几天,唐岩峰白天带领大部队逐村逐户展开拉网式搜救,晚上结合当天搜救中遇到的困难,在帐篷里琢磨对策。三岔河距震中汶川直线距离只有八九公里,地震后一直没人敢进去,里面情况究竟怎么样?正想着,突然,两个点子浮上心头:一是发动官兵通过自己的战友、朋友、退伍战士了解任务区内受灾情况和地形地貌,让人人当好“情报员”;二是每次救援前派出侦察人员先行出发,为大部队赶到之前勘察地形,了解灾情。这样做,带来了救援工作的主动。
面对方圆50多公里内星罗棋布的20多个村庄,唐岩峰组织官兵发动群众当信息员,及时准确了解哪里最有可能压埋着群众;然后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信息进行科学编组、调配兵力,减少用兵的盲目性。修理一连连长陈国虎带领16名党员,3个多小时就将5名群众救出并送上救护车,龙门山镇宝山村的群众不由地赞叹:“你们部队搜救行动好像长了双大眼睛,搜救既快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