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足地方,探寻特色办学之路

2008-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李静 我有话说

悠悠龙江河畔,青青北山脚下,袅袅三姐歌声,孕育于此的河池学院如出水芙蓉般美丽清纯。她坐拥丰富的地域资源,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携绮丽秀美的山川和斑斓多姿的民族风情款款走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座年轻的学校正焕发勃勃生机。

“本色”与“特色”的思辨

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河池学院正式成立。是使命也是重担,百业待兴,万事待举。

作为一所刚升本的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底子薄、起步晚。学院院长覃伟年教授坦言,建校之初,学校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如何避免千校一面、模式趋同?河池学院的前身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上已形成传统和特色,非师范专业应如何明确办学方向?经过多年的积淀,河池学院的文科办学已形成较强实力,理工科应如何加快发展步伐……

经过不断思索,学院党委书记银建军教授提出:特色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越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越能屹立于高校之林。这样的理念得到了学校师生的认同,大家一致认为:特色办学是生命线,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学校没有整体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特色与局部优势。基于此,河池学院开始了特色办学的探索。

2006年初,由覃伟年院长亲拟提纲,一场轰轰烈烈的办学特色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一时间,“什么是学院的办学特色”、“如何进一步强化学院的办学特色”、“如何培育本单位、本部门办学特色和工作特色”,成为各系(院、部)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虚心学习是第一步。当北国大地还在冰雪覆盖天寒地冻的时候,银建军书记就带领政法系、计算机科学系等组成东北地区高校考察组,赴东北三省考察部分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引进、学生就业等情况。短短10天时间,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此同时,学院组织的华东高校考察组、西南高校考察组、西北高校考察组、中南高校考察组也马不停蹄地行走奔忙于各高校之间。召开经验座谈会、进行对口交流,各高校把宝贵经验一一与河池学院共同分享。

走出山门知海大,跳出井口见天高,这一次集体调研,让河池学院的老师们开阔眼界、深受启发,在思想上受到的触动和冲击非常巨大。

特色办学首先就是一个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2007年,第二次办学特色大讨论又拉开帷幕,银建军书记为这次讨论点题:寻找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对接点。老师们利用暑假分赴区内外同类高校、河池市部分县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他们看高校、下厂矿、访农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008年,第三次办学特色大讨论又如火如荼展开,结合自治区党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部署,河池学院人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着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一次次的激烈辩论、一次次的火花碰撞,思路渐渐清晰――河池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传统,较强的文科办学实力,良好的人文精神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都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的生长点。发扬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充分挖掘地方民族资源,加强教学科研,把本科教学做强做大,才是河池学院的特色办学之路。概括地说,就是立足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河池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资源,刘三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享誉世界;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充分利用这些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既能为教学科研拓开广阔空间,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积极探寻办学特色的同时,河池学院也充分认识到,特色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色更应源于本色。曾经有位学生问艺术系副主任罗相巧:为什么艺术专业还要学习外语、文学之类的基础课程呢?学好吹拉弹唱不就可以了吗?罗相巧副主任回答:大学生和民间艺人的区别就在于此,大学教育培养出的艺术人才应具备更全面的素养。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把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这才是高校的本色所在,不能一味强调特色而舍弃本色。特色在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有坚持本色,巩固大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这一最根本的职能。

坚持本色,挖掘特色,历经三次办学特色大讨论,河池学院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开始扬帆起航。

立足地方,育优势特色学科

谈起河池学院的文学教育,许多人会翘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文艺学”学科是河池学院多年来精心打造的重点学科,也是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它整合了全校从事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力量,以文艺写作人才培养研究、广西当代作家群研究、红水河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为研究方向,以“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支撑,开展研究和建设。在浓厚的写作环境的熏陶下,河池学院培养了像东西、凡一平这样享有声誉的作家。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中国语言文学系“本色”十足。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和写作等课程在该学科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全系师生形成共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首先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才能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从而体现出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把握住本色,中国语言文学系又在特色上下足了功夫: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双翼齐飞。理论的灌输与创作

的实践相辅,课堂的说教与实际的操练并重。老师带领学生们品味浓厚的历史气息、解读丰富的地域文化、体会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得学生们的文学作品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鲜明的独特性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这种关注又促进和激励了他们的创作。这一文学教育的模式,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2005年《文艺报》曾专题予以报道。

“据河池市教育局的资料统计数据显示,整个河池市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学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好多学校的体育教师由非体育专业的高师生兼任”,一份厚厚的河池市体育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摆在案头,河池学院体育系的老师们心里非常着急――必须尽快找准教学定位,培养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的体育人才,充实地方体育教学队伍。为此,体育系结合现有体育教育专业,不断整合体育教育资源,积极拓宽体育教育的专业领域。由于河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区域性的气候条件,构成了人们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也诞生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体育系的老师们挖掘整理出抢花炮、板鞋竞技、珍珠球等体育项目,并把它们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翻开河池学院校《少数民族传统》教材,各项传统体育项目跃入眼帘,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乡土教材的空白。

整合资源,走特色科研之路

河池学院坚持走特色科研之路,立足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以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和特色自然资源研究开发为重点,实现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进步。

“河池学院每年为宜州市开办教师培训班和公务员培训班,以提高宜州市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公务员管理水平;每年帮扶宜州市一所边、远、山、穷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担任宜州市教育发展顾问,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是《宜州市人民政府河池学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决定》中的一项条款。

2007年,宜州市政府与河池学院决定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以及课题研究、产业规划、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师资、人才、信息和基础设施等的共享。河池学院还专门成了地方合作办公室,联系各领域合作基地,全力做好教学科研与地方发展的全面对接。

当年7月,“河池学院青明山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青明山林场经营面积10万多亩,林种有杂木、杉木、松木、毛竹,还有沙田柚、脐橙等林果,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是理想的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

“青明山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既可以为河池学院的学子提供良好的动植物野外实习场所,同时也为青明山林场的科学研究、科技应用和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对双方今后的合作和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遇,对提高基地管理的科技含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青明山林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河池把种桑养蚕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来抓,宜州市桑园面积每年以数万亩增长,2006年已发展到24万亩,年饲养量超过85万张,产鲜茧突破3万吨,养蚕户数达到9万户3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0%。

宜州乃至河池、广西的桑蚕资源质量都非常好,但是技术相对落后,急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充分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桂西北特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实验室”为平台,采取“院地结对帮扶”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首次将“小蚕培育实验室”建到蚕区,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力、技术、设备等优势,直接为企业、蚕农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是河池学院的重点实验室,也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史与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和桂西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等四个方面。

基地负责人温存超教授告诉记者:构建这一研究基地,可以与学院的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桂西北特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实验室”形成对应和同构关系,对河池地区自然物质资源的研究开发与人文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齐推并举,逐步形成比较合理和比较完整的为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科研体系,为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铟是一种资源稀少且分散的金属,我国铟资源拥有量居世界第一,广西的铟储量居全国的首位,其中87%集中在广西河池大厂高峰矿区和铜坑矿区。随着铟资源的不断开采,铟资源在逐渐枯竭,贫铟物料成为铟生产的巨大资源。由于缺乏前期科研工作和理论指导,目前贫铟料的铟回收率不高,不同的矿源差别也很大。

面对如此高难的问题,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吴志鸿副教授申请并承担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铟物料湿法氧化浸铟的新工艺研究”课题,将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出新工艺来减少铟资源的流失和浪费,综合回收铟资源,提高贫铟料的铟回收率。

“围绕地方性、民族性和应用性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桂西北民族地区的智力库、人才库、思想库,是学校的责任所在,也为学校发展壮大提供着不竭的动力。”覃伟年如是说。

学院与当地建立桑蚕帮扶基地

河池学院举办办学特色研讨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