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访灾区过渡安置房

2008-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据最新统计,十万建设大军战高温、斗酷暑,为灾区安装了53万套活动板房。一排排蓝顶白墙的板房是废墟上的希望,也是灾区群众的临时家园。在广大建设者心目中,援建板房不仅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的一项建设任务,更是向灾区人民表达爱心的切实举措。

从那已入住、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板房,到敞开大门、准备广

纳灾区群众的新板房,再到正在一鼓作气、加快建设的准板房,记者看到灾区在复苏、灾区生活在重建。

从都江堰到绵阳,从北川到汉旺,对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的所见所闻,记者欣喜地发现科学规划的决策思想和经济节俭的建房思路,正在成为指导建设的最高宗旨。活动板房建设不因临时而马虎,不因快速而随意,不因是过渡而有所折扣。

速度和效果兼顾

一个月建设了30万套的过渡房,19个省市的建设者们在地震灾区书写着板房建设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使得100多万灾区群众能搬离炎热的帐篷,住进临时新居。在这里,灾区群众可以过上中断了两个多月的家庭生活,吃上自家新做的可口家常菜;在这里,灾区群众可以集中安置,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快,不是板房的全部特色,漫步在各个板房小区还会为建设者们的别具用心所感动:

每个小区都有文化活动站,一间公用的板房内,桌椅齐备,大家可以看电视、聊天,抚慰彼此在地震中受伤的心;有的小区还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了图书室,小朋友们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各地捐来的爱心图书,享受到了图书的快乐,淡忘地震的阴影。

晾衣杆、烽窝煤、节水龙头、淋浴房、太阳能、垃圾收集间、化粪池等设备,虽是细节,但却为灾区群众的生活带去卫生、方便和舒适。

快,也不是板房建设的最高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反复强调,执行“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各安置点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保障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合理布局安置过渡安置房:

为保证通风的要求,建设者开创了“背靠背”式建设,尽管两排房之间仅留下1米左右的间距,可依然通风良好。

为了提高中小学建筑安全性。援建的中小学采用轻钢结构、双面金属彩板、玻璃棉和聚氨酯夹心,提高了防震、防火等级。

为了满足羌族群众的居住习惯,建设了高开间的板房,高大、透亮,令羌族群众喜出望外。

临时和永久结合

现在的板房从各援建省市长途调运而来,每套造价少则一万元,多则两万元。虽是临时家园,板房小区中处处有规划者们的长远打算:

过渡安置房的选址要安全第一,符合安全、防火、防震、防雷击、防泥石流、防洪涝等多种要求,防止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

过渡安置房的选址尽量节约土地和资源,节省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废弃地、空旷地,不占用农田。如需占用少量农田的,施工方法及材料选用要考虑将来复耕的要求。

为了考虑将来复耕的要求,各地建设者们都有自己的高招:有的是回填含水率适宜的泥土进行碾压平整,有的则采用粗砂铺设红砖、三合土平整土地,尽量少用混凝土基础和垫层。

为了考虑节省成本,有的建设单位通过采用粉碎原有废墟上建筑垃圾的办法,把原有建筑垃圾作为回填、平整场地的材料,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材。

为了考虑重复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所有板房都必须能就地回收,减少浪费。大多数板房都有10年寿命,正常情况下可以重复利用三四次。

“安装板房只需要15天时间,可大部分时间是在做基础性的工作。”山东青岛现场负责人介绍道,在北川擂鼓镇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山地中要安置近2万名羌族受灾群众。根据长远规划,这块离北川县城最近、最大的安置点,可以成为未来参观北川地震遗址的接待场所。因此,对于这块宝贵的平地,山东建设者们就把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永久性基础设施,污水、道路、天然气管道、路灯都一次性永久铺成,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

援建和自救呼应

在协助19个兄弟省市大力援建板房的同时,四川省还鼓励灾区群众自建永久性住房。为此,政府不仅为每户提供了两万元建房款,还提供了十多种安全性强、能就地取材的建房方案供群众选择。这样既可以减少安置压力,又使得一部分群众能尽快重建家园,过上长久的美好生活。

一方面,所援建的地块地点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给援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尤其是现场施工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灾区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因灾可耕田地不足而成为闲散劳动力,就业难也成为灾区重建的一大难题。中建二局根据活动板房施工的需要,基础施工和部分板房安装任务所需要的劳动力从当地招募,部分解决了当地受灾群众的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设单位通过就地培训灾区群众,既可以让当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还可以解决工地上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当地群众通过这次援建的机会,能够掌握新的技能,为他们更好地重建家园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同时加快了过渡安置房建设的进度。

板房是固定的,但板房内的生活却是流动而丰富的。每个小区内都有招工信息,通过提供工作机会,让灾区群众能进得来还能住得久,真正稳定下来,尽快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的家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