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窗口

2008-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能把事情做到由华返朴,由繁到简,说明做事者对事物的把握已趋向成熟。北大附小的青年教师窦飞,在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6周年总结系列活动中,做了一节语文展示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给人的就是这个印象。整个教学过程除了一次恰到好处的配乐朗读,没有再用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带着问题用各种形式反复

朗读课文;带着问题对关键词、句认真揣摩;针对教师的提问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写下批注,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并没有划分小组,而是同桌互换批注,交流意见;教师在巡视中指出批注中概括的不当之处和错别字。由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出色引导,教学手段虽然朴实,学生的思维却非常活跃,很好地完成了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各项教学目标。

海淀区是2002年北京市最早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试验区。6年中,走过弯路,经历过挫折,遭到过不少家长的质疑甚至反对。但在不断反思、改进中坚持下来的结果,是表现在师资水准、校本研究、课程开发等基础教育的全方位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了解全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窗口。

名师工作室等措施有效提升教师素质

窦飞是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的弟子。像窦桂梅这样的学科名师在北京各区都有“工作室”,这是课程改革的产物。负责培养骨干教师是“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当然能进入名师工作室接受培养的教师非常有限,所以实施课程改革后,海淀区中小学普遍有了这样的制度:定期请学科名师、专家教授,到学校做学术报告,请他们为教师听课、评课。此外,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这些原本在大学才有的学术活动形式,课程改革后,已成为海淀区中小学提高教师素质的常态活动,参加过国际交流的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中小学也不再鲜见。

校本研究已相当普及

如果说,几年前校本研究这种基础教育界的“草根研究”,对于绝大部分中小学还是相当陌生且困难重重的事情,那么,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校本研究即使在薄弱校也已经相当普及了。在海淀区,参加校本研究的学校是100%。在中央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出现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海淀区北航附小在校本研究中提出“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案例研究为主”。这种恰如其分的定位,使他们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教学案例的研究、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学校科技教育问题研究等等,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中关村一小开展了“自主研究,主动发展”的录像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选一节自己最满意的课进行录像,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很多教师看完自己的教学录像后,主动要求调整教学设计,再上一次;而海淀实验小学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中,进行了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学习态度的对比分析、学生同伴关系的对比分析、学困生在实验前后变化的对比分析等等,归纳出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局限性、改进措施,并提出了继续实施的看法。

校本课程异彩纷呈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丰富教学内容、办出特色学校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淀区清华附小的英语学习“大、中、小学一条龙”小学阶段的课程探索,是在课改前启动的。在课改中,他们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在总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了小学阶段的“一条龙”英语教学大纲(讨论稿),编写了1-6年级的12册教材,课程实施效果显著,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获得海淀区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理工大附小借助师资优势开发的“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向东小学借助北京动物园、海洋馆的生物科普教育资源开发的“叶画制作和立体纸工”校本课程和“海洋科普实验校”的课程建设,都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界的好评。但由于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各校的校本课程水平差异比较明显。“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校资源出发,避免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海淀区和很多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看法。

教师负担过重应引起重视

值得关注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引起记者关注的是教师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各种培训、科研、学习大大占用了教师的假期和平时的休息时间。连续几年下来,在不少教师中,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记者认为,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应该高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应该研究怎样减轻教师的负担,这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国策要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