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所有场馆的电视转播将全部采用高清信号,这在人类奥运史上是首创。”中国网通副总裁朱立军说。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几乎可以与现场观众同步看到比赛场面,收看到最清晰的奥运会。
作为“科技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运的通信保障和服务工作涉及面之广、任务之繁重、延续时
地面:高质量的奥运通信网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媒体是最终的裁判。”奥运期间,全球2万多家电视转播商,3万多名文字、图片记者将云集北京,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是如何在第一时间报道奥运赛事。在上一届奥运会,文字记者发稿还是以拨号上网为主,今年记者将全部使用快捷的宽带上网方式发稿。
作为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网通开发了媒体宽带卡,彻底解决了令以往奥运会记者普遍头疼的上网接入复杂、接入速率低这一难题。记者只要在MPC(主新闻中心)和各竞赛场馆媒体公共区内的宽带接入终端插入IC卡,即可宽带上网。
“能否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通信服务,不仅是体现‘科技奥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否。”奚国华说。
中国网通第一次采用无压缩高清视频传送技术,将原始的高清电视信号完全没有损伤地在国际间传送,仅有数十毫秒的时延,这意味着电视观众几乎可以与现场观众同时看到比赛场面,在交互式节目中也不会再有迟滞的感觉,从而使长距离高清视频、音频交互成为可能。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移动通讯合作伙伴,中国移动也创造了多项奥运史上的“首次”,其中包括:奥运历史上首个手机官方网站、首个无线INFO、首次推出照片即拍即传服务等。
地下:最先进的海底光缆
“奥运会期间,预计全世界会有50亿人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而且通过网络了解赛况、发送信息的网上观赛者将超过历届奥运会。”青岛网通总经理王智礼介绍,为防止出现电视信号中断、网络堵塞等现象,中国网通铺设的跨太平洋直达光缆(TPE),目前已完成测试。它将连接中国、韩国和美国,是中国目前容量最大、跨度最长、技术最先进的海底光缆系统,可确保500多万宽带用户同时登录访问,被称为“跨太平洋的信息高速公路”。
此外,被称为“奥运海缆”的东亚环球海底光缆(EAC),承担着奥运会期间高清视频信号的国际传送及广泛的宽带服务等重要任务。
除了海底通讯,另一种地下通信方式也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据奚国华介绍,长期困扰北京手机用户的地铁通话问题,在奥运期间将得到部分或完全解决,在地铁里有望实现手机通话无障碍。
奚国华说,由于在地铁指挥调度采用了大量的无线电频率,移动电话也是用无线电频率进行传递信号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参与协调,在排除信号互相干扰的方面取得很大突破。
空中:最和谐的无线电波
北京奥运会期间,在空中还有一张无形的无线电波网络,保障用于媒体、安保、指挥调度与即时计分系统的各种合法无线电台站设备,在不受有害干扰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安全地运行。
“本届奥运会无线电设备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奚国华说。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收到8000多份奥运频率申请,指配频率2万多个,大部分为国外用户在奥运期间临时使用,超过96%的需求会得到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组织设置数万台无线电临时发射设备,将加强无线电监测,保证和谐的空中电波秩序。
对于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通信事故或互联网安全事件,有关方面也已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将通过调动卫星、微波等各类应急通信装备与资源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