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振兴“天下第一洞天” 打造济源文化品牌

2008-07-2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此前,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荣晋,著名宗教学专家牟钟鉴、吕大吉,老子与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孚琛以及来自国家宗教局、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此次研

讨会由济源市政协、中国道教协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济源经济合作促进会联合举办。会议主题是挖掘王屋山道学文化的内涵,彰显王屋山道学文化的特色,探讨传承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明的有效途径。与会专家就如何评价王屋山道学文化的历史地位、怎样看待王屋山的道学文化以及如何开发王屋山道学文化,打造济源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主题一:王屋山道学文化的历史地位

任传国(济源市政协主席):“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是古代道教圣地,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挖掘王屋山道学文化的内涵,彰显王屋山道学文化的特色,探讨传承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明的有效途径,促进王屋山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济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新的活力。

王屋山历史极为悠久,文化极为深厚。《国语》有“禹封九山”之说。《禹贡》记载大禹定九山王屋是其一,治水有“?柱、析城至于王屋”记载。《山海经》有“王屋之山多石,水出焉”的描述。《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举世皆知。黄帝设坛祭天,打败蚩尤统一华夏的故事历代相传,济源成为女娲神话之乡是一些权威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许这些可能就是王屋山成为道教圣地的历史文化基础。

王屋山是历代著名道家、道士活动的圣地。周灵王太子王子晋,曾修道于王屋山华盖峰,号华盖君。晋代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南岳夫人魏华存,晚年也来到王屋山。著名道家葛洪,曾入王屋山抱朴坪炼丹,所著《抱朴子》一书,首次记载了“黄帝陟王屋而受丹经”的历史传说。南梁著名道教理论家、茅山宗第一代宗师陶弘景,在所著《真诰》中,称“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谓阳台是也。诸始道者皆诣阳台。阳台是清虚之宫也。”

唐朝时期道教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被唐玄宗尊为全国道教首座,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宫观。后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入王屋山修道。司马承祯在所著《上清天宫地府经》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洞天福地说。他把天下道教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王屋山为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在唐朝近三百年间,王屋山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孙思邈、玉真公主、李含光、薛希昌、张探玄等,都曾受过皇帝的封赐,在全国道教界享有盛名,并相继建起了紫微宫、阳台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迎恩宫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成为全国道教的活动中心。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曾到王屋山寻幽探胜,访道吟诗。王维、李白、贺知章、孟浩然、宋之问、高适等,与司马承祯结为“仙宗十友”。李商隐两次入王屋山学道隐居。

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屋山号称第一洞天。这一评价,从唐代到现在为止,没有争论。别的地方都有争论。为什么对王屋山有这样一个高的评价,且没有争论,究竟是什么魅力让它保持这样一个地位?我想是因为王屋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道教史上,王屋山占有重要地位,历代都有国家级的道士在这个地方修炼,它的思想一代代地影响下去。其中最主要的,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高峰,两个代表人物。一个高峰是唐代,它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承祯。另一个高峰我认为是金元时期,代表人物是丘处机。

要读懂中国道教史,一定要解读王屋山道教,王屋山在中国道教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丘处机创立了全真道后,有些环节不是很清楚,王屋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明,这个地方是全真道发迹的地方,然后才从王屋山走到了北京。北七真在王屋山的古迹最主要的有三个,第一个是五龙口的道教区,这个地方有一个马丹阳的修道院,它的墓现在还有。第二个在灵山洞里的,丘处机当时在那个地方修炼,这有文字根据,也有实物证据。第三个也是最主要的,我们这次来重新考察王屋山,在长春观发现了一些碑刻。从这些碑文古迹看,我们大体可以描绘出北七真在王屋山传教的过程,如果这一块可以讲清楚,那么中国道教史在写北七真的时候,就要加进去,不准确的地方可以修正过来,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学科带头人):“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是古代道教圣地,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已经出版的道教著作中,对王屋山道教说得很少,一笔带过。因此,我觉得整个王屋山的道教史发掘还是大有潜力的,非常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如果我们不去加以发掘、加以整理,我觉得非常可惜。

主题二:研究开发王屋山道学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段喜中(济源市市委书记):济源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山水文化独具特色的城市。济源的山水文化,最有影响和承载力的是王屋山和古济水。它是彰显魂与根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厚重,博大精深,是济源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次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挖掘王屋山道学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打造王屋山文化品牌,促进我市旅游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郝清嫩(济源市政协党组书记):这次会议是在河南省明确提出两个跨越的战略目标,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背景下召开的,更加彰显了重大意义。中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3月28日,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济源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这次研讨会得到多方支持,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提出要求,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说明王屋山特色文化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

黄璜(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原安徽省委书记):宗教作为人的一种信仰,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善良人们的心理要求。王屋山是王者之山、仙人之山、文化之山、和谐之山,济源能够以研讨会的形式,对王屋山这座“金矿”进行研究挖掘,这对弘扬道学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济源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牟钟鉴:我们的道教,是现今五大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最弱的一个。道教和我们的民族是血肉相连的。虽然历代正式的道士并不是很多,但是道教在文化上的影响,却是带有普遍性的,是和民间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有一句话:“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这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你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你就必须要了解道教。道教在铸造我们民族性格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道教受老子思想影响,很平和,很宽容,是我们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而且道教历来的传统是爱国的。道教和中国的医药学、科技、养生等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二十年来,道教研究突飞猛进。对道教的研究,既丰富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和道教界互相配合,推动了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道教文化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

王屋山的碑刻资料很多,而且碑刻资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文献资料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的话,将是对中国道教史重大的补充,道教史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重新改写,济源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一个重大的贡献。

葛荣晋:王屋山的道教有很多第一,比如,现在已知的所有的道观楹联,都是汉字写的,可是阳台宫的楹联是以画代字写的,这是我在全国所看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是唯一的。再比如说,王屋山阳台宫的菩提树,也非常有价值。一般讲来,佛道两家是既统一又有矛盾的,可是在这个地方呢,在道观里种了一棵菩提树,而且长得很茂盛,这就说明当时佛道两家是和谐相处的,这是道教和谐思想非常明确的表达。再比如说,被当地老百姓叫做荆梁观的奉仙观,它的建筑材料、建筑格式,恐怕在中国道教建筑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老子与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济源这个地方我九年前来过,这次来发现济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了、城市变大了,道学研究的发展也有好多变化。例如第一次来的时候,济源刚刚成立王屋山古文化学会,这次成立了王屋山道学研究会,能把这个牌子打出来,我认为就是一件推动国学发展的好事。中国的文化要创新,怎么创呢?不是说我们都去搞经学,都去搞公羊学,都去再搞古代的那些东西,做博士论文。要创新道学,也要创新道教。我们还得解放思想,保存道教,保存道教的修炼,因为其中包含有我们文化的根。道教的发展靠的是革新道教,不断创新。王屋山存在着巨大的道学文化资源,甚至可以重新改写道教史。

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道学文化研讨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道教一些东西,还包括道家的哲学、道家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它和道学相关的各种文化思想。我认为王屋山的古文化应该以道教文化作为它的核心,王屋山道学研究的重心也应该以道教文化作为中心。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间,我们对宗教的研究和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学术界已经把道教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这对道教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继承和发扬。

主题三:如何开发王屋山道学文化

赵素萍(济源市市长):王屋山是文化名山,拥有“天下第一洞天”以及“女娲神话之乡”、世界地质公园等美誉,我们要抓住加快发展这一主线,做好“水”文章,弘扬“道”文化,唱好“山”字经。要保护好包括宫观建筑和石刻在内的文物古迹,科学开发利用,打造出能够反映济源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文化品牌,催生一批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一条靠文化支撑、靠文化提升的旅游新路,以升华文化内涵来铸造济源的优势旅游品牌。

钮茂生(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原水利部部长):王屋山是道教圣地,有名山、名水、名洞、名殿、名人、名教、名著、名茶、名砚。要进一步深入开发王屋山历史文化,充分发掘王屋山道教文化内涵,加快开发道教文化步伐,研究道文化,做好道文章,营造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提升王屋山道教文化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黄璜:希望济源市能够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主动与宗教界的人士联系,抓好王屋山道教名山的规划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弘扬和谐精神,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向全国、向世界宣传王屋山,让王屋山这座道教名山走出济源,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葛荣晋:济源市要大胆地、理直气壮地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来提高王屋山道教名山的知名度,要通过普查,抢救王屋山道教文化碑刻资源,制定王屋山道教文化开发规划,成立济源市道教研究会,创办王屋山道教杂志,采用一系列措施,高起点、高层次、全方位推进,在全国叫响王屋山道教品牌。

牟钟鉴:我提三条建议:一是应该复兴王屋山道教。这里原来是道教圣地,现在还有这个资源,但是它的灵魂在哪里呢?怎么使它有生机呢?必须有道教的活动,有道教的各种礼仪、有香火。二是加强学术研究。这是我们的责任,宗教学在我国历史很短。信仰要尊重,研究要理性,是这一学科的特点。宗教学近年的发展,也推动各地对宗教采取了一个理性的态度,我希望当地能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有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因为我们今后的开发,都离不开理论的研究、历史的研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研究清楚。三是经济开发,打造品牌,打造自己的王屋山道教品牌,走文化旅游的道路,造福当地人民。我觉得只要三者并举,就一定能够做得好。济源这个地方,将来一定会更快地发展,更加具有吸引力。我衷心地希望,济源能够在道教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上为其它地区做出一个样板。

胡孚琛:怎样发展王屋山,我提几条建议:

一是要重视道教文化传承。要从社科研究的角度,从文化道教方面把王屋山推向世界,向全世界传播一些道教文化知识,向全世界介绍道教,彰显中国文化。我们要尽量在这方面扩大宣传。应该在王屋山请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的、当过教授的道士,借调他们来王屋山主持道观,这既有利于道教信仰的传承,也有利于道教文化研究的传承。

二是要搞老子学院。老子学院应该有一套制度,有学术追求,河南和济源市都十分重视文化发展,完全可以做到。

三是要发展道学文化产业。怎么把道学文化变成产业?可以成立一个道商企业家联合会,不是光开研讨会,而是要走进文化旅游市场,发展道教的宏观文化。

吕大吉:为了发展王屋山的道教文化,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很多工作。我提几点意见:

第一,要发展道教文化,首先不仅仅是要建立道观,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道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王屋山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洞天?是因为历史上有一大批高道。后来没有了这些高道,王屋山道教中心的地位也就衰落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想真正发展,是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高道的。所谓高道不是名道,有名的道士不一定是高道。我们要关注的是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宗教修养,这才是高道的标准。如果王屋山能出现一批高道甚至有一个类似司马承祯的人物,王屋山将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洞天”。只有我们对王屋山加大学术研究,才能为高道的产生提供理论条件。

第二,我们的道教活动,应该参与现代生活的方式。不能拘泥于过去的传统形式,可以办一些学院,办一些福利事业,甚至办一些私立的大学,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王屋山道教要发展,就要与时代相结合,根植时代,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也要摒弃一些历史糟粕的东西,使我们的道教得到新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王屋山就会逐渐被广大中国人承认为道教第一洞天了。

梁本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济源有很多宝贝,但能长久影响全国和世界的宝贵资源主要有三:第一洞天、道教圣地、愚公精神。

第一洞天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景观资源,其魅力已大大超出可视实体景观范畴;道教圣地指王屋山道教文化与历史人物古迹十分殊相。道文化是讲圣明之德,愚公精神是讲民生之德。没有民生文化,就没有圣明文化。中华文化是民生文化和圣明文化的统一体,王屋山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概括与凸显。

济源可以开发的三大世界品牌是:第一洞天,世界旅游风景名胜品牌;道济天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品牌;愚公移山,济源城市人文精神品牌。

依托三大品牌,可以打造三大世界性的经济品牌产业。如依托“第一洞天”品牌,可以大力发展旅游,创意影视、动漫、博览等现代数字产业。依托“道济天下”品牌,可以发展出口市场广阔的医药、茶艺、食品、养生、理疗、保健等产品制造业,还可以发展培训、教育、休闲、娱乐等特色服务业。

济源品牌建设关键有三:转变济源经济发展观,深入研究理解济源三宝,支持开发济源三宝。开发济源三宝品牌产业链,打造济源三宝产业群,需要济源政府与财税政策的支持。例如,开发“洞天牌”网络版电影与电脑游戏,可以由公司来做。但“洞天牌”网络电影与电脑游戏要起到对济源的历史文化、产品、商标正面的影响与积极的市场拉动作用,济源市政府就要对公司的资料收集提供法规上的方便,对营业活动要有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三宝品牌产业链、产业群,可以从茶道、画道、药道、养生之道起脉。例如卢仝非常著名,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流行,但是中国人很少知道,更没有卢仝茶这一产业。如今普洱茶很贵,卢仝茶应该不会没有市场。荆浩知名度很高,是唐末中国山水画的开山鼻祖,济源山水画产业可以与三宝相结合,建立洞天画、风水画、仙画等书画交易市场。王屋山灵芝草历史上十分有名,以灵芝草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名贵中药、中成药产业链,前景无限。

济源品牌产业链、产业群的开发要以研究与规划为前提。建议由市政府出资,市计委联合科委、文化、宗教、政协等有关部门主办济源三宝建设与品牌经济转型研讨会,设专项资金,聘请专家队伍,制订开展济源三宝品牌经济转型发展规划。

李立政(原济源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屋山古文化学会理事):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的复兴,目的是要打造世界道教朝圣地。复兴王屋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并不是助长封建迷信,而是弘扬历史文化。道教又称黄老之学,轩辕黄帝主张无为而治、长生久世,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老子《道德经》等道家经典,博大精深,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为华夏文明之瑰宝。只是道教在长期的过程中,被逐渐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再加上信徒鱼龙混杂,出现过一些不良现象。今天我们重塑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形象,自然要去恶扬善,规范发展之路。

以道教兴山。自唐玄宗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创建阳台宫以后,数百年间一直都是全国道教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在王屋山恢复道教活动。可以在济源召开全国乃至世界性道教学术研讨会,还可以在王屋山创办道教学院,培养高层次的道教从职人员。

以道境兴山。应该把王屋山神路沿线的庙宇修复起来,营造王屋山“道境极地”的氛围。投资可以采取分级负担的办法,国保文物复修由国家拨款,其他庙宇则由地方政府或发动群众按规划修复。特别要显现紫微宫、阳台宫、总仙宫等在王屋山道教建筑群中的突出地位。

以医药兴山。“草生福地皆为药”,王屋山药材遍地,品质上乘,如鸡首形的天坛参,菊花芯的何首乌,十条腿的全虫,还有灵芝草、冬凌草、还魂草等珍贵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自古就被誉为我国“中草药之宝库”。东晋的葛洪、唐代的孙思邈等,都曾在王屋山采药行医,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王屋山名贵中草药或按传统工艺原汁原味泡制,或按现代技术提取有效成分,精加工精包装,使之形成特色产业。同时按照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利用王屋山丰富的药用植物,大力开发各类药膳等绿色保健食品,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要。

以药茶兴山。《神农本经》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指能解毒的茶,王屋山一带是神农遍尝百草之地,这里盛产的药茶,曾造就了中国一代茶仙卢仝。如果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生产出高档冬凌茶、菊花茶、银杏茶、石茶等系列卢仝药茶,定会抢滩国内外旅游产品市场。

以功夫兴山。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写成的《坐忘论》,为中国气功提供了理论依据。传说其故乡的温县太极拳,就源自司马氏亲自创编的健身操“五禽戏”。我们可以在王屋山举办各类养生健身培训班,举行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健身功夫比赛,努力把王屋山打造成为一个内、外功夫门类齐全的大众化养生健身基地。

王屋山天坛极顶

天下第一洞天

愚公移山群雕

济水之源济渎庙

山水济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