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奥运村将正式开村,接待来自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奥运村在奥运会期间为半封闭区域,因而显得十分神秘。7月25日,奥运村部副部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详细介绍奥运村的设施及运行情况。
国际、居住、
运行三区域各行其责
北京奥运村分为国际区、居住区和运行区三个区域。国际区包含升旗广场、村长院和商业街。升旗广场是为205个代表团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村长院是一座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四合院建筑,其前身是建于明朝1501年的龙王庙,是接待贵宾的场所。奥运村的村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陈至立,此外还有7位副村长,分别是杜德印、陈健、于再清、程红、程凯、臧爱民和梁爱诗。商业街设有银行、超市、特许商店、理发店、洗相店、咖啡厅等19家服务设施,还有可以制作个性化明信片和邮票的邮局和历届奥运村中台数最多、速度最快的网吧。此外,商业街上还设有茶馆和民间手工艺品中心,各国运动员在茶馆里可以边喝茶边欣赏中国传统茶艺表演,而在民间手工艺品中心则可以现场观看民间艺人制作风筝、剪纸、刺绣的绝活儿。
居住区有42栋运动员公寓楼,其中6层楼22栋,9层楼20栋。入住奥运村的所有村民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由村长陈至立签名的欢迎信。运动员公寓内摆放有中外儿童用环保纸绘制、环保材料装裱的画作。奥运会结束后,这些画作都将作为礼物送给各国运动员和官员。除公寓楼外,居住村还设有3个大型居民服务中心和9个小型居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故障报修、信息咨询、自动洗衣等服务。
运行区设停车场、欢迎中心、媒体中心、访客中心、运动员班车站和物流中心。奥运村每天为注册记者提供200张访客卡,以方便注册记者进入奥运村国际区采访。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奥运村不接受非注册媒体的采访。
菜品中西结合宗教各得其所
奥运村聘请了具有13届奥运会餐饮服务经验的国际餐饮公司承担奥运村主餐厅、分餐厅和国际区咖啡厅的餐饮服务工作。在100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工作人员和2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奥运村主餐厅工作已经启动,并将于7月27日开始24小时运行。餐厅按照70%西餐、30%中餐比例配备菜品,8天一个循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不单独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设餐厅,但餐厅却提供了丰富的犹太餐、清真餐、印度餐等菜品,并有明显的菜单标牌提示,供运动员选择。
奥运村宗教服务中心按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印度教五大宗教开辟礼拜场所,其他宗教人群也可在宗教中心的静休室进行宗教活动,使各种宗教的信仰者能在同一屋檐下和谐共处。奥运会期间,将有70位宗教志愿者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和官员服务。
文化活动很丰富还可偷闲学书法
北京奥运村处处展现中国特有的元素,体现“人文奥运”理念。奥运村为村民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运动员可以欣赏和互动参与各种文艺演出。在国际区专设有中文学习中心,里面备有中文教材和现代化的中文教学设备。中心里的教师都具有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教会运动员一些简单的生活汉语。村民可以来这里起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还可以利用中心提供的毛笔和宣纸学习简单的中国书法。此外奥运村内还安排了24辆纯电动大巴和10辆辅助运营电瓶车,电动大巴车在奥运村内提供24小时服务,电瓶车则在运营高峰期投入使用,两种车的主要任务都是在奥运村范围内接送村民。
7月20日奥运村预开村,到目前已经有16个代表团先遣组的150人入住奥运村。邓亚萍说,从运行情况看,一切正常。目前奥运村的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注册效率,以便让各国运动员和官员抵达奥运村后能够很快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