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稳定和安逸,他像螺丝钉一样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1973年,16岁的周华参军入伍。18年的军旅生涯,他当过班长、排长、副连长、营教导员、技术9级的师技术部助理员,荣立过三等功,曾被评为“学雷锋先进标兵”。
身为副团职中校军官的周华,转业来到原商业部机关党委后不久,在机构改革中,又被分配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再生资源行业对于周华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不仅他不熟悉,而且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也不太了解。面对全新的挑战,周华选择了从零学起。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要克服出差多的困难。长时间出差,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有时从外地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就又接到新任务,我只能把随身携带的一大包脏衣服扔到家里,拿上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又走了。爱人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这个家,只是你的旅馆,连入住的手续都免了。’”
1998年初,公司安排周华去山东临沂收购废钢。这是周华完全不了解的一个新领域,不同用途、不同工艺轧制的钢材,所废弃的边角料和残旧品,在品质上有着天然的差异,价格自然大不相同。面对困难,周华坚持先当学生、再谈业务,奉献真诚、赢得信任。3个多月里,他无数次往返于临沂和上海之间,一举打开了临沂地区市场,为公司在山东拓展业务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1999年5月,公司决定扩大废铜加工业务。为满足急需,公司决定组织人员直接到土法冶炼炉较多、废铜量较大的保定去收铜,领导再次挑选了周华。
为方便收购和节省开支,周华和他的同事住到了一位老乡家闲置的粮库里。尽管住宿条件极其简陋,还得不断忍受粮库后面养鸡场令人窒息的气味,但周华一呆就是5个多月,收购了近千吨废铜,满足了公司废铜加工业务急需,同时也开辟了新的业务市场。
2000年,公司所属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由于管理等多方面原因,业务萎缩,只能靠房租勉强维持。公司领导决定调整领导班子,任命了新所长,周华任所长助理,一起赴研究所扭转被动局面。
他们到任后发现,研究所的问题远比他们了解到的还要复杂得多。面对困难局面,周华协助所长,以宽容的胸怀、真诚的姿态,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四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开创了全新的工作局面,为所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舍得权力和欲望,他以一身正气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尊敬
2004年初,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在江苏常州建立了办事处,就在业务刚刚起步、工作千头万绪之际,原办事处班子出现问题。刚刚对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熟悉起来的周华再次临危受命,赴常州办事处任主任。
来到常州,周华才知道,他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诱惑太多,权力太大,谋私太容易。大量的现金交易,特别是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可以作为下游利废企业进项抵扣的特性,使一些不法商人为搞到发票不惜采取行贿等各种手段,稍有不慎,不仅会毁掉个人,也会毁掉整个公司。
周华与办事处班子成员谈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是真的想做到公正廉明,而不是摆摆样子,光靠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还必须靠制度来约束自己,限制过于集中的权力。”
周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他以旁人不可理解的方式主动放弃了利益巨大的权力,把自己置于裁判员的位置,只负责宏观决策,不管理具体业务;只负责审查预算,不审批开支经费;只负责合作企业的资格审查,不签署具体经营合同。日常经营活动由各货场独立开展,他只负责监管审查,并对公司负责。
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管权的分离,明晰了各项经营活动的权力和责任,增强了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提高了监管者的控制能力。凭着对权力和欲望的舍弃,周华从制度环节上建立起了保障依法经营、廉洁从业的防范机制。这个机制从他开始,涵盖到全体员工。
对内从严,对外就更不能有半点松懈。周华到利废企业考察从不在企业吃饭,从不拿企业半点礼品。有的老板说:合作归合作,吃饭归吃饭,两回事,就算交个朋友,增进一下感情。可周华清楚:这一“增进感情”,说话的口气就不硬了。所以,每次他都是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
对于信守合同、依法经营的合作企业,周华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方便。由于废旧物资市场价格变化莫测,为了使合作双方都尽量减少损失,公司与合作企业的合同后来改为一月一签。为了不给合作企业带来麻烦,周华就每月主动上门服务。
日子一久,那些私企老板从认为周华“琢磨不透”、不可理解,到由衷地佩服、信赖。这是企业间实现真诚合作并促使常州办事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无形动力。常州办事处在周华的带领下,经营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2007年全年销售额是周华上任前的2004年的5倍,实现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四分之一,名列公司全国5个办事处之首。
舍小家顾大家,他用无私奉献换来单位的发展和壮大
就在周华为他所热爱的事业全力以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不幸给他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002年1月,周华的爱人经医院确诊患了乳腺癌。当时周华因为工作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照顾爱人,就连动手术时,也没能守在身边,手术快结束时,才匆匆从天津赶回北京。当爱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他一把抱住爱人,愧疚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7天后,爱人出院回到她所在的北京工人疗养院接受放疗和化疗。周华本应留下来陪她一段时间,可考虑到工作离不开,他还是毅然回到了单位。
爱人的病情刚刚稳定,周华的父亲却又不幸被诊断出前列腺癌。2005年,周华调到常州办事处不久,父亲的病情恶化,癌细胞已经扩散,并在腿部形成骨癌。得知消息,周华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父亲身边。可是他刚到办事处,工作千头万绪,实在离不开,只好让病情渐趋稳定的爱人多去看望。
2006年6月,伴随病情的恶化,肿瘤处的疼痛也不断加剧,为了减轻老人的痛苦,医生手术锯掉了那条病腿。国庆节假期,周华回家看到父亲那条空荡荡的裤腿和消瘦得近乎陌生的脸庞,伤心得泪流满面。可父亲却劝他说:“腿锯了好,不疼了。”
假期一过,周华又忍痛返回了单位。回到常州没几天,就接到国税局通知,要对常州办事处进行全面检查。这次检查意义重大:税务部门将根据检查情况,就是否继续给予再生资源公司优惠政策进行重新评估,这无疑是关系行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周华作为一线领导,这样的关键时刻,当然是难以脱身。
就在这时,周华接到父亲病情恶化、转入病危的电话。周华犹豫了,他知道,只要他说出实情,大家都会让他赶紧回去。可他心里更清楚,检查正在紧张进行,作为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他对各方面的情况最熟悉,没有人可以替代他,此时无论如何是不能离开的。忠孝不能两全,他毅然选择了留下。
弥留之际,老人多想最后再看一眼自己的亲骨肉,再叮嘱一句话,再握一握自己唯一儿子的手……可是,老人最终还是带着遗憾走了。
国税局的检查终于通过了!大家无不欢欣鼓舞。而周华此时却含着眼泪告诉大家:我要回家给父亲送葬。大伙惊呆了,总经理管爱国抱怨说:“你怎么不早说,工作再紧张,也得让你见父亲最后一面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周华这样解释自己对父母的孝、对家庭的爱:“这些年来,我曾经在‘得与失’、‘苦与乐’之间权衡和选择。我放弃了很多,没有尽到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是,因为我的一点付出,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提升;因为我的一份奉献,再生资源事业赢得了蓬勃发展。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也是对家庭最好的回报。权衡得失,我无怨无悔!”
(本报江苏常州7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