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会问:那些佼佼者或“冠军”,是怎样产生的,他们具有怎样的素质?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夕,悉尼大学教授艾伦・斯奈德发起并举办了吸引世界目光的首届冠军论坛,以冠军们的心得
问:据我了解,斯奈德教授主要致力于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研究,对于人的大脑与冠军的取得,不知有什么相关结论?
斯奈德:通过研究我发现,真正的冠军同样是害怕困难,他们的成功同样需要做出努力,而不同在于:他们当初就非常想与众不同,知道如何去打破常规,如何做出不一样的事情来,而这些才是他们真正成为冠军的原因。真正的冠军并不一定是学校成绩很好、受老师喜爱的学生,而是和别人有区别,具有挑战常规思维的人。成功的人在孩提时代也许是需要重读的人,但事实上他们中的有些人是会获得成功的。
问:冠军会有一种争强好胜的意识,这种“争强好胜”的意识和运动家精神之间是如何寻找一种平衡的?
斯奈德:所谓冠军是在某个领域很成功,成就远远大于常人的人;在体育领域的确是需要争得的。第一才能够成为冠军,然而在科学、艺术、文化、人文领域,冠军是指做一些真正代表你自己个性的事情,做出一件具有独创性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唯一的。冠军在更多的时候就是打破常规。
问:冠军是否代表要“与众不同”?
斯奈德:这有一个差别:有一种是主动地想与众不同,就是我们常说的哗众取宠;这种和你的客观的研究就是和别人的不同,你的研究有独创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很多人都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你不能哗众取宠,你需要做的是有独创性的事情,这才是你真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