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王繁手持火炬传递。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本报乐山8月4日电(记者华挺)乐山,古称嘉州。这里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深厚,历来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之
自山始,由山终。早上7点40分,在峨眉山脚下的名山亭广场,第24、25届奥运会冠军、“跳水皇后”高敏作为首棒火炬手起跑。这里是游客步行进入峨眉山的起点,以第一山亭闻名。该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其四匾分别为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书“峨眉山”、米芾书“第一山”、黄庭坚书“皇人之山”、赵朴初书“大光明山”。在放飞的2008只信鸽掩映下,185棒火炬手在峨眉山景区内进行了传递,火炬传递途经天下名山牌坊、黄湾广场等处,最终到达峨眉山麓迎宾广场。
汶川县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接过最后一棒火炬并点燃了圣火盆。这位抗震救灾英模刚从地震废墟中逃生,即组织幸存教师、家长对废墟内被困师生展开救援,在救援队伍到来之前共救出57人,而不足百米远的一座居民楼下面,却埋着他的妻子与岳母。
除了谭国强,今天乐山传递的火炬手中还有多位抗震救灾的英模。如第4棒郭中定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曾带领工程部队千里驰援北川县;第181棒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在“5・12”地震后第一时间提着照相机冲上街头,用镜头记录下灾难发生瞬间的新闻图像,并跑遍几乎所有重灾区,拍下了《心手相连》等新闻图片;第184棒吴新江,作为映秀派出所的干警,地震发生后他第一个冲到映秀幼儿园,从废墟中抢救出12名儿童,并疏散80多名孩子紧急避险,在孩子受伤、妻子遇难、自己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谭国强在点燃圣火盆后的一席话,代表了众多抗震救灾英模的心声:“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乡家园,亲人被夺走了,但是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下,我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借此机会,我在这里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说一声谢谢。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像我们今天传递的城市乐山市一样,地震后的四川仍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