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成就激情创意

2008-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8月8日的开幕式是一幅展现华夏文明的中国画卷,也是一场恢弘精美的视觉盛宴。为了营造这博大精深、欢快热情的氛围,现代科技功不可没。创意驾驭了科技,科技又拓展了创意。科技和创意结合,理想和现实浑然一体、历史和未来共对话、中国和世界成一家。科技和创意结合,技术变得平凡鲜活,思想变得丰富多彩,人生变得激情生

动。

LED道具用处大

以缶阵变换数字的倒计时,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将中国文化的古老元素和现代表演形式完美结合起来。除了创意的精彩和演员们整齐划一的表演外,道具的出色表现举足轻重。为了这一道具,设计人员用了整整四个月时间,设计样品不下20个。设计制作人员为每一个缶面都嵌入了一个触发式LED发光面,所有这些LED发光面都接受过严格的测试和筛选,只要敲击时,缶面就会发亮。

LED在此次开幕式上广为应用。开幕式技术总监侯军祥介绍,地面的大型LED,作为演员表演的舞台,营造出中国传统的卷轴;再通过适时的色彩变换,呈现所需的陶瓷、茶叶、文字和《清明上河图》等盛景;升腾的五环也是由LED等组成,总共用了4万多个高级二极管,组成了巨型五环。观众们认为五环是瞬间出现的,实际上它早就提早升上了半空,只是在瞬间通过感应元件点亮它。

多媒体声光电效果,制造了美妙的梦幻景象。这次开幕式有很多的灯光、音响,使用的普通电脑灯就有2200多盏,同时还使用了190多盏媒体投影灯。整个灯光设计都是完整的,再加上新的特型烟花,所有的声光电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和理念展开,烘托演出的高潮,制造盛典的效果。

点火的八大系统

对开幕式来说,点火是最复杂的。此次点火牵涉到八个部分,一个是火炬塔,一个是点火人李宁,一个是带动运动员跑一圈的车,还有是燃气、影像、音乐、灯光和焰火,八个部分要共同配合、完美无缺。

据介绍整个火炬塔是在运动员入场式期间完成的,它先在鸟巢的顶部实现平移,平移之后直角立起。这个试验和制作工作,是今年5月份才完成的,进行了反复的调试和磨合,最后点火的试验中,由李宁点燃主火炬的试验只进行了5次,但燃烧的试验进行了数十次。8月8日这些设备,都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大家非常满意。

李宁点火是在钢丝牵引下的动作。三道扣的钢丝垂直地拉起李宁,后来到空中要拉掉一个,就像跳伞一样,要求李宁立即把身体摆正,从垂直变成横向,就开始飞奔,此动作变化难度较大。因为摆正时,火炬也不能脱手、身体也不能失常。8月8日开幕式上李宁做得很漂亮,一拉环,就摆正转换了,天衣无缝。李宁飞奔时,鸟巢项上有人跑着推车,引导着李宁。为了万无一失,鸟巢上面有一个轨道,轨道有两组,一组电动,一组手动,“两手准备”保证任何情况下都有人牵引钢丝。为了确保准确无误,事先还找了许多替身演员先做这个升腾、空中飞奔的动作,全部按照时间,按照秒表卡出精确时间。

张艺谋说,开幕式上他最担心的是点火环节。因为点火排练跟所有的影像合成在一起做的只有五次,不像其他的排练可能做了200次。当李宁拿着火炬上升的时候,因为气压和风,有几秒钟好像火炬熄灭了,他当时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他想这火灭了问题就大了。但这只是暂时的一个视觉现象,他才松了一口气,这证明燃气系统的技术也是严密无误、经得起考验的。

焰火中的大学问

通过29个大脚印焰火,从永定门经过天安门到鸟巢,一步步地走来了,表现了奥林匹克29届历史,也使得北京古老的文化和当今的盛会发生一个紧密的对话,让全城沸腾。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组成员、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师蔡国强详解这一震撼创意的技术含量。首先“大脚印”的造型,在发射时,采用膛压发射技术,利用炮在发射时候的压力,在底下装了压力舱,可以调控压力的强和弱,控制弹打高还是打低,控制了焰火的形状。其次,这个“大脚印”礼花组从15公里以外准确无误地两秒一步、两秒一步走过来,采用了数码控制点火新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几毫秒。最后当29个脚印出来后,地面AVD的星星启动,中间就形成了LED的五环。这是非常严密的科学控制系统,保证了其中的焰火、音乐、灯光、视频的同步启动,达到了最完美的立体效果。

8月8日的烟花还突出绿色和环保的特点。所有的焰火在材料上全部采用了硝基化合物、多基化合物,用这些物质代替硫黄。用硫磺生产的烟花,一是烟多,二是会产生硫化钾、二氧化硫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对空气也会造成污染。新材料的烟花烟少、观赏效果好。8月8日气压大,无风,就采用了这些微烟化的火药,能使烟花迅速达到效果,不会形成烟雾。(本报北京8月9日电)

同一个星球本报记者王东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