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关于冠军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田径赛场上的冠军。这个冠军是可以量化的,公开而透明,没有人会质疑。还有一种冠军,比如跳水或者体操冠军,则一般有两个数据来衡量,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风格。
从
我们要了解,“冠军”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成功”――你能够达到的最高点,登峰造极;另一个是“意义”――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
冠军的目标不只在成功。真正的冠军,必须在“成功”的后面还要追求人生的“意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真正影响人类最深刻的,是精神领域的冠军。
我举一个中国文化中的“冠军”例子――孔子。孔子所代表的“冠军”,是建立在一次次“失败”之上的。他是好学的,他永远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也永远在一个“失败”的过程中。因此,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靠自己内在的价值、内在的精神,不断向上奋进。这就是“冠军”精神。
面对大家都欢欣鼓舞的奥运,从人文学的角度,我们希望带给奥运的,不仅是欣赏、理解奥运所代表的基本精神,也要把人文精神提供给奥运冠军作为参照。
我非常赞成“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另外也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体现出真、善、美的价值。真正的冠军,他的价值是内在的――因为他内在拥有足够的资源,所以他永远在奋进的过程中。
我的结论非常简单,如果只是为了“成功”,而不追求人生的意义,即使“成功”了,还是有遗憾的。现在,我们觉得非常高兴――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音乐家、电影明星都在自己最成功的时候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从事慈善事业,投入更宽广的社会参与。
中国的传统中有一个坚实的信念:人类最高的价值可以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有“成功”而没有“意义”,这个“成功”将来就会异化;假如追求“意义”而没能“成功”,他还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做一个最平凡的人,可以对他自己,对了解他的人说:“我就是冠军。”
(本报记者邢宇皓、袁祥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