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曼和施密特在学习中文。本报记者王东摄
今天中午时分,记者正在奥运村国际区的纪念品商店里采访时,一位相貌秀丽、身着德国奥运代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当记者拿起相机准备拍摄海德曼选购纪念品的镜头时,她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主动向记者问好。
与海德曼短暂交流后得知,10年前的一次旅行,让她喜欢上了中国,秀美的风光,与欧洲完全不同的文化,深奥的语言,当然还有中餐,都让她流连忘返。回到德国后,海德曼开始学习汉语,1999年又以学生的身份来到中国学习汉语。2001年,大学毕业前,海德曼还来北京实习过一段时间。目前,海德曼正在科隆大学读研究生,修一些与中国有关的科目。
从纪念品商店出来后,海德曼一行又来到茶艺馆。海德曼显然已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一进门,她就开始向前来采访的德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施密特介绍中国茶艺。看着极具中国韵味的室内装饰以及小桥流水,再看着地上的青砖、屋内的红木桌椅、桌上的青瓷茶具,施密特立刻对这里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
“喝中国茶是享受,观看中国的茶艺表演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海德曼告诉施密特。由于茶艺表演要到傍晚才开始,海德曼和施密特颇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他们相约,一定还来这里欣赏茶艺表演。
走进中国民间工艺品制作展示中心,海德曼和施密特被每一件工艺品所吸引。在这里,剪纸、年画、风筝、刺绣、脸谱等十几位民间艺人汇聚一堂,当场献技,在观看完一段皮影戏后,施密特惊叹,“这太神奇了!中国文化太丰富了。”而一旁的海德曼却对他说,“这里展示得太少了,如果你再待上一段时间,会看到更多神奇的东西。”
在中文学习区,每当中文教师念出“你好”、“谢谢”、“再见”等中文时,施密特总会字正腔圆地跟着说出来,就连“不客气”、“回头见”也能不加停顿地连成句,一旁的海德曼直夸他。接着,施密特的中文老师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姓“苏”名“汉福”。接下来,一名工作人员备好毛笔和墨汁,然后教施密特握好毛笔,在一张纸上一笔一笔地写下苏汉福三个字。
就在离开中文学习区的时候,海德曼又有新发现,原来,放在旁边一张桌子上的几样中国玩具引起了她的兴趣。记者向她介绍说,这个是华容道,那个是孔明锁,还有九连环、七巧板等,海德曼张大嘴巴:“太有趣了,中国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只要一留意就会有新发现。”
“我计划在中国工作,待在中国。”海德曼十分认真地告诉记者。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