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举办首期灾后恢复重建干部专题培训班

2008-08-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长安 我有话说

抗震救灾百日聚焦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三个月以后,四川灾区上千万群众住进了过渡安置房,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最迟到8月12日前基本解决无房户过渡安置的庄严承诺。四川全省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全

面启动。

如何科学领导灾后重建?从8月13日起,四川省委集中灾区的市县委书记和市县长,举办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政策、技术、纪律等专题培训班,以提高他们领导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灾后重建任务艰巨

培训班上,满身抗震救灾风尘的一线指挥员们激情回顾三个月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三个月来,他们打赢了抢险救人的硬仗,打赢了抢通保通的硬仗,打赢了安置攻坚的硬仗,打赢了防次生灾害的硬仗,打赢了卫生防疫的硬仗。这么大的天灾,成功救出这么多人,妥善安置这么多群众,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堪称抗灾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三个月,是情动天地、气壮山河的三个月,是百日攻坚、艰苦卓绝的三个月,是面对灾难、坚强奋起的三个月,是党心可鉴、民心可追的三个月。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进入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灾区一线的领导们认识到,恢复重建工作,关系几千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灾区的长远发展,任务艰巨、影响深远、责任重大。“如果说前三个月是百日攻坚,那么恢复重建将是千日奋战,是百米冲刺后的万米长跑。我们要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他们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研究解决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改进方法,决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握规律,拓展思路、增添举措,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五个关系”,积极探索科学重建的新路子。

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

通过培训,灾区一线的领导干部们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办法也多了:

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抓紧恢复重建灾区群众家园和涉及民生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做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让群众多得实惠,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重建家园的积极性。

其次是要坚持尊重规律、科学重建。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使重建工作在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城乡重建、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安排等必须考虑防灾避险;高度重视建设质量,居民住房、公共设施都要按新的规定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坚持科学决策,充分听取包括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对重大事项进行深入论证。

要坚持优化提升、加快发展。树立“抓恢复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起来,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起来,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起来,使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增强灾区发展后劲和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在具体实施上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具体到不同地方、不同工作阶段,分轻重缓急,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尤其突出民生保障优先,基础设施优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先,产业发展优先。

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支持、环境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力量,整合资源,破解难题。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资金投入的政策支持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对口援建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要坚持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把建设物质家园与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大力学习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

统筹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

培训结束时,“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成为四川灾区一线领导干部们的一致决心。

他们表示,要结合灾后重建大力招商引资,推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大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同时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用好“西博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展示机遇的四川、安全的四川、日新月异的四川的形象,提升四川在西部的开放前沿地位。

来自四川灾区的干部一致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组织各级干部和党员学懂弄通政策法规;深入钻研重建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实施;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转化运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开拓新路。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要抓紧上一批既惠及灾区又服务全省的大项目;在建设资金筹集方面,要继续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灾后恢复重建,同时用好国家支持灾后重建的金融政策;还必须稳定物价,维护重建市场环境;在抓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认真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努力扩大就业,加强社会救助,加强扶贫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