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四届伦敦力拔 二战毕百废待兴

2008-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柳明 我有话说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举办第14届奥运会。因战火刚熄,百废待兴,加上英国曾申办第13届奥运流产,此次申办城市又仅伦敦一家,所以很快获准。战争虽已结束,但英国的战争创

伤随处可见,生活凋敝,经济萧条,有不少人反对举办奥运会。英国奥委会大力宣传,四方奔走,克服重重障碍,为解决资金短缺,将一座兵营改为奥林匹克村,修缮了体育场馆,使奥运会能够如期进行。

伦敦曾于1908年举办第4届奥运会,是除巴黎外第二个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二战后,不少新兴独立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纷纷参加此届盛会。

1948年7月29日下午4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伦敦“帝国运动场”宣布第14届奥运会开幕,首相艾德礼发表演说。当英国田径选手约翰・马克进入会场,点燃奥运圣火时,巨大记分牌赫然显现顾拜旦的名言:“在奥运会上,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获胜。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其时斯人已逝,让人缅怀。奥运圣火7月17日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途经希腊、意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等地,并在沿途进行和平活动,如火炬手季米特洛脱下军服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等。

本届参赛国和地区达59个,创历史新纪录。德国、日本因发动二战被剥夺参赛资格。本届项目有17大项136小项,取消了手球,首次列入女子皮艇。

由于食品匮乏,奥运村没有供应,各国要自备。盟军还捐献了食品给奥组委。英国人对奥运会十分热情,门票预订就高达5万英镑,帮助奥组委摆脱了困境。(5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