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市人口三分之一的10万职教学生暑假离校后,“重庆职业教育基地”永川区似乎一下安静了许多。
“城校互动”的“永川模式”却仍在高速运转。“我们正在细化筹建职教创业园、职教商贸集团和职教产业集团的方案。”永川区委书记胡际权说,区里同时还在研究如何深化职教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活动
重庆职教基地在过去几年中创造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多项第一,在各方重视和努力下,如今的重庆职教基地改革创新的魄力更大了,跨越发展的步伐更快了。
职教为城市建设“提纲挈领”
2004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教委和永川区共同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仅仅四年,基地的职业院校便由原来的23所增加到30所,在校学生则翻了一番。
“合作共建完全是无缝链接。”永川区委常委、副区长许宁说,市教委当年便投入了10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第二年又在此设立了国家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永川区则确定“城市发展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报经国务院审批的大城市建设规划确定了永川城的四大职能,发展职业教育位居榜首。
永川的大城市规划中专门为职教留出了发展空间,但职业院校是否入驻“悉听尊便”。不管原地扩张还是搬迁发展,唯一的要求是与城市建设保持一致。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和实训场所,都要向居民开放,方便他们旅游休憩和就近参加学习培训;城市的体育馆、文化中心和休闲广场,也要免费为职业院校开放。
“城校互动”使城市建设和职校布局融为一体,每一个城区的基础建设,都成了职业院校的配套工程;职业院校的建设,反过来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市政工程。多元化投入和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加速了永川建设大城市的速度。几年来,永川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3亿多元,职业院校的迁建、扩建却接近10亿元。在星罗棋布的30所职业院校周围,无一例外地形成了区域文化、体育、餐饮和商贸中心。在称赞举办地为2008东亚四国女足比赛提供了完美场地时,亚足联官员惊讶地发现,这个西部小城竟然没有为赛事进行过任何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
所有困难都是改革创新的动力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长黄耀五今年的假期与平时一样繁忙。从2006年起,先后有100多个国内教育代表团和美、法、日、澳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位专家来重庆职教基地考察交流。法国布尔日教育联盟还提出由他们先派法国学生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留学,最终实现双方互派留学生。这个假期,黄耀五正忙着做接收留学生的前期准备。
这所近年来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的职业学院,却两度由于招不到学生而差点“关门”。受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学校从1992年起试招计划外学生,慢慢扩大了办学规模。到1996年,在校生人数达到1700余人时,老旧的教学设施又变得不堪重负。没有财政投入,学校又提出负债办学、收费还贷、滚动发展。
成后来居上之事,须非同寻常之举,重庆市教委和永川区肯定了这样的大胆探索。其他学校争相效仿,永川职教一时欣欣向荣。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报考职业院校的人数急剧下降。这一年,来校报到的人数不到计划招生数的60%。
此时,重庆市教委和永川区再施援手,严格规范本市职校招生秩序。永川区委、区政府还邀请本市和周边省市区县召开招生协作会,承诺坚决不搞生源保护。区委、区政府又连续发文,推出了促进职教发展的15项政策措施。
职业教育必须绝对服从就业导向,但单个学校受师资和教学设施限制,仅靠自身力量有时很难跟上就业市场的变化。重庆职教城适时建立了职教师资流动站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同时鼓励企业和学校互派教师和技术人员挂职锻炼。区职教中心校长凌基银说,2004年学校根据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开设了数控专业,当年就招收了100多名学生。数控专业的学生进校前,学校还只有一名专业教师。但这个几乎“一穷二白”的专业,首批毕业生却无一例外地成了技术娴熟的“抢手货”。“当时一靠师资流动站,二靠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三靠原有师资转岗培训。”凌基银说,现在学校已经有了20多名“双师”型教师,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常常是刚进校就被预订一空。
靓丽的职教投入产出表
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永川区委、区政府似乎有点“不计成本”。
区财政拿钱鼓励所有职教学生考技术等级和专业资格证书。不管拿多少个证,学生本人都只需承担五分之一的费用。区财政还拿钱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从今年开始,永川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中职教育,以使全区所有的新增劳动力成为至少掌握一项技能的技术人才。区财政每年又要为此多支付1000多万元。
胡际权说,职业教育在永川已经成为一项投入产出比极高的事业。仅2007年,近11万职教师生直接消费5.5亿元,拉动GDP增长6.3亿元,直接或间接增加就业岗位2.3万个。更重要的是,“城校互动”一开始就着力使职教成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随着职教的快速发展,永川区劳务部门牵头整合教育、劳动、农业、移民等部门的力量,吸收23所职业院校组建永川农民工培训集团,建立了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2007年实施的院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工程,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延伸到农村、社区和企业。职业教育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
为让这一力量更加强大,职教基地又着手引导院校从数量扩张转入质量提升。区教委副主任邓盛泉说,基地的30所职业院校,开设了20个大类90多个专业。区委、区政府正引导大家以契约为纽带,实行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合作,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招生和学籍管理、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行“五统一”,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及教学设备调剂、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实行“五统筹”,促进职业教育从数量到质量、从“航空母舰”到“联合舰队”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永川职教形象,打造“永川技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