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十四年风和浪

2008-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侯珂珂 我有话说

殷剑(左)在北京奥运会女子帆板比赛中。本报记者郭红松摄

今天,中国选手殷剑夺得北京奥运会RS-X级女子帆板比赛金牌,这也是中

国体育代表团在女子帆板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奥运金牌。8月20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是四川姑娘殷剑的节日,也是中国帆船队的节日。为了这一天,中国帆船队在海上“漂”了24年。

海中央,鲜艳的五星红旗分外夺目,这是一枚经历了十天风吹浪打“炼”出来的“金镶玉”。帆板比赛共计11轮比赛,分前十轮系列赛和最后一轮奖牌轮,十天才能决出冠军。用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李全海的话说:“这是熬出来的金牌,需要太多的耐心。我们拼搏的不仅是十天,而是24年。中国帆船队为今天奋斗了24年!”

“我们特别希望能为中国代表团增加一枚金牌,但帆板比赛周期太长了,现在,大家终于挺了过来。”李全海说,“这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期盼多少年,终于梦想成真,太不容易了!殷剑,好样的!她的成功能吸引更多的孩子走上帆船帆板之路。她的金牌是一个里程碑,会坚定运动员为此奋斗的信心。”

李全海这样评价殷剑:“从接触帆板开始,殷剑身上的伤就没断过,最重的一次,把大腿骨都撞断了。可这孩子从来都没叫过苦。在赛场上,殷剑显示出强大的经验优势和拼搏精神,技术上也和欧美队员差距不大。我们平时的努力都值了!”

在李全海看来,正因为有了备战期的创新与合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从这个周期组队开始,中国帆船队始终以创新作为组队思路。这个周期中的创新太多了,比如训练结构上、训练手段上、训练监控上等等,创新点每年都有几个,每年一步一个台阶往上奔。”李全海说,“我们不仅有传统的生理生化监控、生物力学评价,还研制出专用的实船测试系统。对外我们还和国外一些研究学院进行了合作,这些合作让我们的眼界拓宽,了解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规律。通过海南冬训,我们队员的成绩提高很快。”

金牌的获得离不开团队协作。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殷剑曾获得了米氏级帆板的银牌,平了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帆船项目的最好纪录。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突破,中国队通过向在雅典夺冠的中国皮划艇队学习,提升了士气。此后,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中国队取得了1金2银2铜的出色战绩,中国帆船队开始崛起,这也对提升运动员的士气起到了很大作用。

“借此契机,我们对运动员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在奥运会之前我就说,你们是中国帆船最强的一代。当然,在提升他们士气的同时,我们也会让运动员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李全海说。

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团队,中国队员的责任感也在不断加强。“队员的责任感让他们觉得一定要为中国队拿到金牌。”李全海说,“徐莉佳和王爱忱就是这样,太想要(金牌)了,但是却没有把握好。”

无论怎样,中国帆船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让李全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万分激动,“这届奥运会只实现了一金,但是从软实力上讲我们还有欠缺,比如几名很有实力的运动员为什么拿不到金牌甚至奖牌,这都需要我们好好总结,究竟是训练结构、心理还是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当然,有遗憾也就有希望。我们将把金牌当成新的起点,再次启航。”李全海说。(本报北京8月2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