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牛河梁 走在申遗的路上

2008-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毕玉才 通讯员刁新建 我有话说

时过立秋,位于辽宁西部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上,采矿破坏区域的土方回填和植被恢复工作如火如荼。与此同时,牛河梁申报国家大遗址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目前,辽宁已拥有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五女山山城、九门口长城共6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较多的

省份,虽然牛河梁申遗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它最有可能成为辽宁下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更老的老家

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至5000年。该遗址1981年被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该遗址第十六地点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同大运河一起,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故乡,但辽宁牛河梁重大考古发现,说明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已故古史学家李济在其著述中写道:“两千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民族及文化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我们应当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腿,到长城以北去找中国古代史的资料,那里有我们更老的老家。”而辽宁西部牛河梁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发现,证明5000年前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发现将中华文明史由夏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更高的关注

2007年8月,时任辽宁省文化厅厅长的彭益民到朝阳搞调研时提出,秦兵马俑、唐乾陵、汉阳陵等国家级大遗址享有世界声誉,牛河梁完全符合条件,应当申报国家级大遗址。

今年1月15日,辽宁省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牛河梁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此举标志着牛河梁遗址保护已纳入全省文化建设范畴。会上,腾卫平副省长明确要求:成立牛河梁遗址大遗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朝阳市政府会同省文化厅形成《牛河梁遗址大遗址保护工作意见》、《牛河梁遗址保护展示及旅游利用规划》、《牛河梁遗址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在国家文物局要求时限内,完成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编写、出版工作;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成立红山文化科学研究机构;省委宣传部、省直有关部门、沈阳铁路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牛河梁遗址大遗址保护工程的规划编制、资金筹集、项目实施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会后,朝阳市聘请清华泛道公司专家实地踏查,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着手编制工作,日前已完成《纲要》初稿。今年3月中旬,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又将牛河梁遗址保护、管理和利用作为全省文化、文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大遗址保护”是国家文物局提出的文物保护新理念,其目的是将遗迹的保护从以往的单一保护扩大到整个环境保护的范畴。牛河梁遗址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启动,为牛河梁“申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大的力度

牛河梁,不仅是一个文化圣地,而且也是矿产资源宝库。铁矿石价格激涨,勾起了一些人的贪婪欲望,甚至把黑手伸向了牛河梁红山文化保护区。今年年初,朝阳市公安机关闻警而动,一举将张秀武等26名在牛河梁遗址内进行非法采矿的犯罪嫌疑人逮捕。

根据矿产管理部门调查,牛河梁红山文化保护区内植被破坏面积440多亩,涉及建平县、凌源市的破坏区域40块,星罗棋布的采矿点大煞牛河梁风景。为了尽最大努力恢复保护区的植被原貌,朝阳市林业部门按照集中规划、分片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回填土方、恢复植被。考虑到遗址植被群落是以油松人工纯林为主的特点,林业部门决定选用大龄油松作为主题优势树种,间或配置侧柏、山杏、拧条等伴生树种。截至目前,凌源市已回填矿坑53个,植树5.97万株,还需栽植绿化树种26万株,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正在建设中的四平至北京的高速公路牛河梁段设计方案七易其稿,最终从遗址保护范围“擦边”绕过。从遗址保护区穿行的距离由原设计的10公里减少到4公里,其中有1.2公里在山中3条隧道穿过,这一方案使修路成本增加近3亿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