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病救助”彰显人性关怀

2008-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瑞灼 我有话说

据报载,石家庄市民政部门发出消息,从今年起,石家庄市财政每年至少出资20万元建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大病或是意外伤害造成大病而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这意味着,民政救助从传统意义上的只救助受“天灾”人员,延伸到了因“人祸”致贫人员。

虽然目前石家庄市的慈善医疗救助基金每年仅20万

元,但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其积极意义不容置疑。这意味着政府正尝试把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因病致贫家庭纳入保障和救助范围,从中彰显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

建立大病救助机制,首先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事实上,近年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省工会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占到困难职工总数的15.93%。在农村这种现象更普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农村居民常说的一句顺口溜。家境窘迫的农民一旦生病,大多采取“小病扛、大病拖”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将因病致贫纳入政府救助体系,这是社会救助体制的完善,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建立大病救助机制,还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显然,一个人性化、负责任的政府,在灾难面前,不能让公众陷入绝望的困境,应勇于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大病救助正是出于这种需要。笔者期待石家庄市这一做法能向全国推广,同时逐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大病救助的保障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