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访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
本报记者肖一
“奥运搭台,精品撑台”――5年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打造出一批“立得住”的优秀作品,这些具有民族代表性和时代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使得奥运文化活动呈现出民族特色强、艺术水准高、文化含量丰的精彩风貌
北京奥运会对国际友人的吸引,一方面固然在于这是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另一方面还在于这是在一个文明古国在新世纪进行的一次世界性的文化交流。
“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是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艺术水平最高的文化盛会。国内交流部分由近170台优秀舞台剧(节)目展演和62项专业艺术展览构成,其中全国优秀舞台剧(节)目展演由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种展演、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节)目展演、群众演艺和少儿演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中国交响乐之春”、民族风情歌舞展演等九大板块组成,参演剧目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范围之广,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舞台艺术文化含量最高、艺术水准最高、共享程度最高的一次精彩展示和华丽亮相。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认为,中外文化活动借北京奥运平台的展示是非常成功的。他说,这不仅仅是我们向世界去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一个坦诚、友善的文化交流。体育更多地是竞技性的较量,而文化我们更把它视为一种相互的理解和认同。在重大文化活动中,国内部分演出会让中外友人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看到鲜明的特色、艺术个性,并且让人们感到只有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国,才可能拥有如此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精品艺术。“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快地提供这么多有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审美形态的精品剧目呢?这就要归功于文化部和财政部5年来即2002―2007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打造,精品工程实施5年来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甚至具有经典性的剧目。”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舞台表演艺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自2002年起,国家投入2亿元资金,凝聚和培育大批艺术人才,分5年对舞台艺术各门类的佳作予以资助,力争打造出一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2008年,正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一个5年宣告圆满完成之际。于平说:“尽管每个年度最终被确认的‘精品剧目’只有10部,但至少还有超过这个数目近两倍的剧目通过‘打造’得到提高,促进了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和发展。正好在它打造完5年工程完结的时候赶上了奥运的需要,虽一直耕耘无意为之,而收获在奥运之年也起到很好的效果,用艺术精品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
通过广泛选拔和深入打造,产生了50部“精品剧目”和70多个“精品提名剧目”,这构成了2008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国内板块的一个主体。全国优秀剧(节)目展演从3月20日至9月18日在北京各大剧场持续演出600余场,丰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上的精益求精,使得中外观众欣赏了一场场难得的文化盛宴,据了解,观众上座率平均达8成以上。
在精品工程第一个5年胜利竣工之时,奥运会为精品提供了一个“传得开”的平台和机遇,也是对第一个5年的总结、鼓劲和拓展,它将促进精品工程的继往开来――可以说,艺术精品丰厚了奥运活动的文化内涵;奥运契机拓展了艺术精品的展示空间
于平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不仅是借奥运的平台向国外友人传播,也是向国内观众进行广泛的推介。他介绍道,文化部在策划伊始便确立了奥运文化活动的公益性质和惠民宗旨,以低票价、学生票价甚至免费赠票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从中获得文化熏陶和艺术享受。目前已向奥运持证人员、志愿者、普通学生、社区百姓、残障人士等各群体免费发放派发演出门票20多万张。
“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也拓宽了院团和艺术家的文化视野,在‘传得开’的平台上,艺术家们也在考虑哪些作品应该怎样做更具有国际性,怎样拥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在中国的平台上传得开之后,对我们今后走向世界舞台也是个有益的过渡,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于平说。
谈及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于平表示以前我们所处的情况是很多国家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不太了解,而此次在奥运会这个国际性平台上,看到我们的优秀文化艺术后,很多艺术家和国际友人有了很大的兴趣并开始主动跟我们建立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走出去’不一定是走出国门,在我们搭建的国际平台上向世界展示,在自己的家门口尽情展示,也意味着我们的作品走出去了,走到了别人的心里。中国借助这个平台和难得的机遇,使更多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使更多的人想去关注,我们也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演长久。”
“在奥运会这个巨大的舞台上进行着一场宏大的交流,我们在这个大舞台展示着自己文化底蕴和当代形象,我觉得与其说是展现,不如说是在这个讲台上发言,这个发言就使得我们充满着文化自信,我们并不以文化传统的悠久来傲视于人,而是很自信地去讲述,很真诚地去讲述,相信通过我们真诚地讲述,世界会对我们更了解,更信任。”于平说。
“通过我们的讲述,我们也向世界传播一种观点,即我们也十分诚恳地倾听别人。我们在展示我们文化的同时,也会向别人展示我们本身是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因为我们展示的文化里本身就有差异性和丰富性。我们也会给别人一种暗示,即我们很看重自己的文化根源,我们很看重自己的文化身份。”于平认为,精品工程作品在奥运的平台上精彩演绎,也传递出了中国人的文化包容精神,传递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传递出开放大气的文化大国形象。“传递出这是一个重视守护精神家园、坚守文化身份的民族,一个具有包容胸襟并具有自信定力的民族。”
2008年也是第二期“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拉开帷幕之际。于平表示,在第一个5年初步竣工之时,奥运及时为精品提供了一个“传得开”的平台和机遇,是对第一个5年的总结、鼓劲和拓展,促进了精品工程的继往开来。
“留得下”是精品工程的落脚点,“立得住”的舞台精品助推了北京奥运的文化气氛营造和文化精神张扬,奥运的国际性平台推动着舞台精品进一步“传得开”――两个推动力的相互作用,必将使精品“留”在更多人心中
打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舞台艺术精品是“精品工程”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追求。于平认为,“精品剧目”立得住,要立足于时代的制高点;传得开,要着眼于大众的注目点;留得下,要畅想于未来的创新点。
“留得下”是精品工程的落脚点,是建设这项重大文化工程的目标和方向。何谓“留得下”?于平认为,活跃在舞台上同时存活在人们心里叫“留得下”。他认为,精品工程要重视打造的过程,要在传播过程中打造,在观众的评价和反馈中打造,在国内外的舞台拓展中完成进一步提升,使作品形态的文化积淀和内涵的文化底蕴不仅得到艺术家的高度珍视,而且也得到人民大众的高度认同。
于平说:“文化是需要建设的,文化也是需要积累的,在我看来,‘精品工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仅仅是选拔、打造并初步立住了几十个‘精品剧目’,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有着十分积极的效应和深远的影响。”他说,“精品工程”是促进舞台艺术日益繁荣的工程,是实现艺术精品不断积累的工程。从创作生产到推广营销,不仅促进了当下舞台艺术的日益繁荣,而且实现着艺术精品的不断积累并最终得以广泛流传。
奥运对于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是个机遇,精品展演丰厚了奥运文化活动的文化内涵,奥运平台大大拓展了精品工程作品的传播空间,两个推动力的相互作用,必将使精品“留”在更多人心中,我们相信,精品舞台艺术一定能够流传久远。
《立秋》:演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贾茂盛(山西省话剧院院长)
图为参加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话剧《立秋》剧照姜伟摄
8月20和21日,作为参加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话剧《立秋》,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此次已是该剧第三次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场面依旧火热,全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还不愿离去。在2008奥运重大文化演出的平台上,中外观众对《立秋》的那份热烈情感和由衷喜爱,让我们深感振奋并又一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我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已公演400余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台湾,观众逾50万,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专家的关注。《立秋》获得了中宣部第十界“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并荣获“文华大奖”,还入选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被誉为近年来中国话剧演出的“一个奇迹”。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些不知名姓的观众,他们对《立秋》的体悟,更让我与全体演职人员感动,让我们了解到《立秋》产生的社会意义已经超出了一部戏要表达的意义。
观众对《立秋》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震撼”与“感动”。话剧《立秋》的演出能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为之感动与震撼,能产生出共鸣,正是此剧牢牢抓住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这条思想精髓的脉络。话剧《立秋》演绎的是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是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赞扬的是真、善、美,倡导的是“勤奋、敬业、谨慎、诚信”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的是社会的责任意识。应该说,是“共铸诚信”、“同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让话剧《立秋》的演出,在各个层面的人群中产生了共鸣。《立秋》把真情留给了观众,也经受了市场和观众的考评。
全体演员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湛演绎和全体演职人员秉承“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精神的工作态度,是话剧《立秋》成功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话剧《立秋》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我们深刻认识到,艺术表演院团必须长期坚持树立文化产品意识和市场意识。以《立秋》为品牌,我们通过和文化传媒公司合作,首次推向市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本地产话剧。长期以来,文化行业不注重或忽略了“品牌意识”,只把演出当做“事情”或“任务”来完成,没有把它当做“产品”去推销。所以面对改革浪潮和社会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这点我们体会太深了。“怨天尤人”没用,只能硬着头皮“试”和“创”。
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长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创作精品剧目。《立秋》的实践证明,一部好戏、一部精品能对一个院团乃至一个省份产生影响,而且它会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发展,意义确实太大了。《立秋》的实践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潜在的、可变的、巨大的一种能量,它的影响力绝不可低估。《立秋》这部戏,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认识到,要把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观众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注重商业价值。这也是《立秋》所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山西话剧院今后发展的立院之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化建设不是一句空话,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不可能平地突起,不是空中楼阁,这都要靠我们的艺术表演团体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努力、去奋斗。同样,中国戏剧事业、特别是话剧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也要靠我们去探索、去改革、去创造。话剧《立秋》虽然已经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我们努力把它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来对待、来建设,使它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在艺术享受中收获感悟
――访《陆游与唐琬》主演、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
肖毅
八月十八日,参加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精品剧目展演的越剧《陆游与唐琬》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本报记者刘新武摄 |
一位青年诗人在看过小百花的一场戏后写文章感叹:我相信喜欢茅威涛的戏、喜欢小百花的戏的人一定具备诗人的某种气质。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为戏剧场的单本冠军,单场演出第一天卖出的票房有时是别人几家剧团加起来的票房。无论是观众口碑还是市场占有方面,浙江小百花的精品剧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8月18日,荣获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琬》作为2008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之一,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应热烈,掌声不断。这部当年浙江省唯一一部入围精品工程作品,尽管演出多年,很多戏迷依然喜爱不已。
对于现在的好成绩,《陆游与唐琬》主演、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说,一开始的演出市场并非那么火热,为此他们想了很多营销策略,从每次演出到七夕策划,一轮轮的演出有着一轮轮的策划。“我们小百花还开很多神仙会,汇集全国各地、各界人士买金点子,征集宣传口号,”茅威涛介绍说,“浙江小百花有艺术生产部、行政部、企划营销部三个部门,而企划部是放在第一个部的,重视推广使我们在保证艺术水准和市场效应方面做到了和谐统一。”
“《陆游与唐琬》、《梁山伯与祝英台》受到观众喜爱离不开我们对舞台艺术的追求和定位。”茅威涛说,“舞台艺术是什么?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时的剧场就像是一个宗教场所,人在剧场里要得到灵魂的碰撞和感悟,剧场不仅是用来看剧情的,观众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领悟、感动和收获。”
茅威涛说,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得到启迪和感悟、满足和愉悦,而精品剧目一定要带给观众一种生命的、灵魂的、精神的艺术享受。她认为,剧场艺术必须符合剧场艺术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既带给观众一种好看好听的欣赏的愉悦,同时给观众一种思考的愉悦,带给观众一种哲学层面上、信仰层面上的感悟,概而括之就是生命感。”茅威涛说她对于越剧艺术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来自于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她动情地说:“千百年的文化积累造就了种种文化艺术,越剧是千百年来所有中西文化的一脉,就像宇宙中的星星的一个点,而我就是把对生命的感悟和感受付诸于越剧艺术这个点,努力地将更多越剧精品奉献给喜爱艺术的观众。”
《红河谷》:一部恢弘的舞蹈史诗
本报记者李蕾
一幅饱含雪域风情、展露爱国情怀的壮丽画卷;一部展现民族气质、充满浪漫与战火的宏伟史诗――作为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参演剧目,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舞剧《红河谷》,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
无锡市歌舞团团长刘仲宝说,该剧的表演、音乐、舞美、灯光、道具,无不围绕“情”字做文章。同时,运用电影、芭蕾、现代舞、音乐剧等艺术表现手法多元演绎和有机结合,使“情”字在《红河谷》的演出中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应。到目前为止,该剧已演出170多场,观众24.6多万人次,演出收入达800多万元,获得了艺术成就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从《阿炳》到《红河谷》,再到《西施》,被誉为“江南歌舞一枝花”的无锡市歌舞团以“舞剧三部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诠释了艺术创作无止境的内涵。舞剧《红河谷》问世后,一举成为当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后又几乎夺得了它所能参评参展赛事的全部奖项,并且往往名列前茅。奥运期间,该团吴韵十足的舞剧《西施》也惊艳于世人面前,尽显江南歌舞的柔美风采,无锡市歌舞团也因此成为奥运艺术阵容中唯一一个以两部舞台大戏进京演出的团体。
刘仲宝介绍说,无锡市歌舞团一直坚信舞台艺术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艺术形式,只有保持严谨的精神才能打造出精品,甚至经典。“《红河谷》至今演出100多场,我们修改次数也达100多次。”刘仲宝毫不夸张地道来。从尝试编排西藏民族舞剧到创作属于无锡本土的舞剧,无锡市歌舞团坚持以创新打造精品,追求着舞台艺术的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文成公主》:京剧和藏戏的巧妙交融
贾志刚
《文成公主》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好评,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入选了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大剧目。该剧由中国京剧院、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共同创作演出,第一次把京剧和藏戏两个差别较大的剧种巧妙地熔为一炉,将京剧的韵味、表演的细腻、技术技巧的高难度与藏剧的高亢、雄浑、动作的简练粗犷有机综合。
文成公主,作为唐代汉族文化的交流使者,以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善良美丽的心灵,获得了藏族同胞的尊敬与爱戴,并与藏族人民一起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友善的嘹亮颂歌。目前呈现在舞台上的《文成公主》全面地展示了从松赞干布派使者求婚到文成公主进入西藏成婚的整个过程,编剧按照顺序先后解决了“嫁与不嫁”、“谁出嫁”,以及文成公主如何涉险到达西藏并最终完成了汉藏联姻的使命。《文成公主》充分展现了文成公主是如何闯过生命禁区的过程。剧中着力表现她面对苍茫大地、皑皑雪山、狂风骤雨、飞沙走石,是前进,还是后退,人物的境界在这种生死抉择中得以升华,性格得以完善。戏、情、技,在剧中得到了淋漓的抒发、恰当的表现。
京剧和藏戏分别拥有二百年和六百多年的历史,而观看此剧会惊叹于两种艺术形式的完美合璧。《文成公主》在注重京剧与藏戏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借用西洋作曲手法,既保留了藏戏音乐的原汁原味,又体现了京剧腔调古朴的元素,将两种戏曲艺术有机融为一体,完美展现了京剧与藏戏的艺术魅力,并赋予作品新的时代精神。
《公孙子都》:呈现昆剧新视野
本报记者赵?
8月10日至11日,参加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精品剧目展演的昆剧《公孙子都》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剧照由浙江昆剧团提供 |
新版昆剧《公孙子都》,可谓十年磨一戏。从最初的《暗箭记》到《英雄罪》,再从旧版到新版,浙江昆剧团九易其稿,四易其名。最终,一出真实与梦幻融合、阳刚与柔美相映的《公孙子都》从“八艺节”上抱得文华大奖,继而夺得2006-2007年度“全国十大舞台精品工程”的榜首桂冠,今年又作为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它的不落窠臼让世人以全新的眼光认识了昆剧这一经过六百年磨砺的古老剧种。
昆剧的剧目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创,以表现“才子佳人”的戏居多,《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经典剧目的清丽婉约留下了人们对昆剧最为深刻的印象。新版《公孙子都》不仅一反文戏为主的昆剧传统,而且在武戏方面也进行了充分挖掘,更将武打技艺有机地融入剧情之中,突破了传统戏曲表演中武打技巧一味展示个人精湛技艺的套路,进而成为外化人物内心复杂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现代武术和杂技等形式的大胆结合,让武戏真实惊险,“古而不陈旧,新而不离本”,赋予传统武功技巧一种“现代戏曲”的观念特征和视觉结构。“我从不对武戏感兴趣,却被剧中行云流水的一招一式所深深吸引。”一位观者在网上发表感言。
“昆剧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要开拓适合市场的模式,但是昆剧中的精华决不能丢失。”剧团副团长陶铁斧说。尽管是新编的历史剧,《公孙子都》在昆剧传统技艺的运用上,包括每一件服装的设计、每一个道具的运用,都严格、充分地遵循了传统昆曲的艺术规律,使戏出新而不出格,展现出原汁原味的昆剧艺术魅力。《公孙子都》的“经不离宗”、“变不越矩”,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从“精品工程”走来,到登上国家大剧院的奥运艺术舞台,《公孙子都》又迈出了更为国际化的一步,浙江昆剧团不仅为这次演出特意设计了英文说明书,还请到苏州大学的古籍英译大师汪榕培为该剧翻译了全本英文唱词。演出时同时滚动的中英文字幕,让中外观众将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看得明明白白。许多外国友人戏后四处询问DVD光碟的售卖点,一位外国小朋友意犹未尽地比划着刚从剧中学来的武打招式。种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