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躯体不屈的心
1975年,侯晶晶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从小她就有一股坚忍好学的劲头,4岁时被父母送
瘫痪后,侯晶晶被迫辍学回家,每天只能静卧在床,不能翻身,不能坐起,这对生性乐观、酷爱学习的晶晶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面对这些无法逃避的残酷现实,看到家人的辛苦以及妹妹的懂事,晶晶坚强地说:我站不起来,那就坐着;没法回学校,那我就自学!
凭着超常的毅力,侯晶晶走过了自学岁月的一个个春夏秋冬。坐立困难、体质虚弱、腰酸背疼等等让她极度苦恼;脚在冬天容易冻伤,夏天又会生褥疮;在一次床上锻炼中,她左腿股骨不慎骨折……而这些坎坷都被顽强的性格和求知的快乐取代了。
轮椅上的一次次飞跃
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自学,侯晶晶完成了初、高中所有的课程。1997年侯晶晶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安徽大学颁发的英语本科毕业证书。
侯晶晶并未就此止步――“拿到了本科文凭,我还要继续读研、读博”。在刻苦钻研下,侯晶晶又收获了人生中的累累硕果:1997年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成为我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侯晶晶潜心学术研究,参与翻译了两本书,并先后发表了9篇论文。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课题,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此外,她还设计了许多调查问卷,坐着轮椅车深入各师范学校、中小学等,进行调查和观察。读博期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博士生毕业典礼上,侯晶晶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培养,我要履行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用爱回报爱;感谢南师大,感谢导师和同学们,是你们让我在南师大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人生,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回报!”
回报社会奉献关爱
为了回报党和母校,临近毕业的侯晶晶向培育她的南京师范大学提交了留校任教的申请书。任教短短一年内,侯晶晶便独立主持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她充分发挥自己手持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优势,开创了用英汉双语给硕士生上教育哲学课的先例;连续两年,她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
工作之余,侯晶晶经常去少管所、儿童福利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党委书记缪建东称她为“最忙碌的帮教志愿者”。侯晶晶捐出1万元设立“自强基金”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还给少管所和家乡的聋人学校各捐助了1000元。
侯晶晶在2006年被评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荣誉,她说:“我的成长过程生动地昭示着祖国的文明与和谐,是党和母校为我开辟了成长的道路,我会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怀。”
早在2003年10月,晶晶就和著名演员濮存昕同台主持了第六届残运会的开幕式。9月2日,第十三届残奥会圣火到达南京,侯晶晶将作为南京站的首棒参加圣火传递。她说:“我将尽全力用行动来诠释残奥会圣火‘点燃激情,奉献关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