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都会如期举办,而接受培训教师的收获如何呢?据笔者了解:有的教师受益匪浅,而有的教师则对培训观点模糊,方法单一,兴趣索然。不是中途退场,就是交头接耳,谈笑风生。而授课教师只管滔滔不绝,或讲、或写,课件、录音倾其所有一应端来。不管培训教师听或没听,从头到尾,一场标准的“独角戏”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教法抽象,深奥难懂。组织培训的有些授课教师是现代“少壮派”的大学毕业生。虽满腹经伦,但实践经验不多,对基层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业务素质和工作环境了解甚微。讲授的内容、观点往往是教科研中的尖端课题,或是预测想象的假设课题。基层教师了解不多。所以,授课内容再生动,听课者勉强听来,还是高屋建瓴,模棱两可。
二是游离现实,标准难写。在授课过程中有些社会因素的标准很难确定。讲授、培训二者相陌,缺乏了解,自然就缺乏可操作性、可接受性;而基层教师所急需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太少。
三是程度差异,教法难统。接受培训的教师,年龄差别较大,接受新知识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而授课教师的讲义深奥、教法单一,所以就出现了领会的专心感悟,糊涂的就疲倦接受或消极怠听。
四是环境差别,盲目被动。目前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还存在着等级差别、城乡差别、师资差别等诸多不公平的因素。而这些恰恰就是制约基层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主要因素。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壮大,需要一支具有专家意识、前瞻意识、战略意识、品牌意识的教师队伍。所以,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教授,一定要熟悉基层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拥有实战经验;要多了解基层教师实际需求,多接触、勤交流。协同合作,因人施教;要致力于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采取“走出去,送教上门,请进来,当面传授”的培训方式,将高深的理论,崭新的理念,轻松快捷的教法学法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录音、课堂事例,让接受培训的教师兴趣盎然,主动参与。与授课教师一起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得出有效的结论。培训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