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的时候我曾讲过中国经济目前正在低谷的边缘这句话。我们的经济在那个时候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大家都知道内忧就是我们通货膨胀,我们受了雪灾和地震的灾害;外患就是由于美国经济放缓,所引起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有影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份会议上决定把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一保一控”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经济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按照保增长、控通胀的“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方向,下半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会缓慢的回落,全年的GDP增长率应该是10%左右;CPI仍会维持增长的趋势,但其增速是减缓的,CPI将逐月回落,全年平均水平可能是6%到7%。这样,就基本实现了平衡,达到了“一保一控”的目标了。
中国经济的拐点到了吗
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这是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首次回落。此外,工业生产、投资、出口等一系列经济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节奏在放缓,特别是中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了5.7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内有自然灾害,外有世界经济的低迷,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已经到来。
如果说2008年的GDP增长速度低于2007年,这就是叫拐点的话,那可以这么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拐点含义就是可能以后就这样降下去了,我不同意这种拐点说法。我认为,只能说我们的经济周期进入了增长下降阶段,但这个下降阶段和前一个经济周期比是短暂的,因为前一个经济周期将近有七年的下降,那么这次也就是两三年的下降。
根据经济周期的理论,经济总是有周期的,它不可能只涨不落。从我们的经济周期看,大概是十年是一个周期,1990年到2000年是一个周期,那个周期的特点是开头涨得很猛,最高增速达14%,但是后来七八年缓慢下降,一直下降到8.6%;第二个周期从2001年开始,它的特点是上升的时间长,到现在七年了,一直保持着上升。
根据1到5月份的数据看,7月初大家确实感到通货膨胀上升得很快,所以当时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在低谷的边缘”。但从最近这两个月的情况看,情况有所好转。一方面是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迅速上涨的势头有所减缓,另一方面,中央政治局7月份会议上把下半年工作的重点方针,放在“一保一控”上,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中国经济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从“双防”到“一保一控”有何变化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双防”,即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宏观调控定下了“一保一控”的政策基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去年确定的“双防”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定的。而从今年的情况看,上半年GDP增长是10.4%,一季度是增长是10.6%,二季度是10.2%,总体来说GDP的增长是在下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已经没有了,可以说是有效防止了。所以现在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防止物价由局部上涨,成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控物价”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按照一般的定义来说,5%以上通货膨胀率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了,上半年总体平均是7.9%,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了,所以我们要把注意力把重点要放到“控物价”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我们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一个负面的效应就是经济的增速会降低。为此,中央提得很明确,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首要位置,那就是说经济发展速度稍微降低一点,这可能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不能让它降得太低,还要保证经济增长,因为今年我们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定的目标是8%。“一保”和“一控”要实现平衡,要在“控”的过程中,保证经济平稳和快速的发展。
如何平衡“一保一控”
保发展、控物价是对立的统一,它们既是有矛盾的,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关键就在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如果采取“一刀切”的紧缩货币的政策,可以把CPI降下来,但GDP也可能会降下来了。要想达到一个平衡点,就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目标,如果控制物价过猛了,GDP降低得太多,那就要调整;反过来,如果为了保GDP,物价涨得太快,也要调整。
今年我们能够做到经济增长10%左右,CPI上涨6%到7%左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如果我们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下了很多猛药,GDP降到8%甚至以下,那我们明年可能就会遇到困难;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还使劲地追求GDP的增长,那物价可能就会像脱缰之马,进一步增加了明年调控的难度。
怎样“一保”
拉动GDP的三大要素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所以我们要“保”就是要从这三驾马车里采取措施,来保证GDP不会有太大的下降。
在投资上,我们要合理地保证投资的有效的运用,特别是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甚至短期内要增加一些补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不能够投资减少得太多。
在消费上,要让人民群众的收入能够和经济增长同步,让人民群众的存款不至于因为负利率而损失太多,建议可以实行保值储蓄等等措施。同时,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
出口方面,我们不能够再出口那种高耗能的产品,这样能源价格很高,很不合算,应该调整出口结构和出口地区。因为我们对美国的出口由于人民币升值原因肯定是减少,那么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必须向别的地方增加出口。
所以,要保GDP的增长就要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努力采取措施。
怎样“一控”
过去的这一年中,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我们出台了对食品和农产品的加工进行补贴等措施,行之有效,曾一度高涨的CPI得到了有力的控制,从8.5%的高位回落到了6.3%。可以说从3月份以后,CPI虽然还是在增长,但涨得比较平缓了。对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增速下降就说明我们采取的措施开始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增速下降一定要理解物价还在涨,并没有说在跌,是它涨的趋势放缓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和去年一同比下来,显得它增速下降得很多。下半年,CPI同比的数据都会下降,很可能到12月同比的数据在5%左右,这并不表明通货膨胀的严重性有所减弱。今年CPI总体平均水平,不会像我们“两会”要求的控制在4.8%,可能会在6%到7%之间。
适当地根据CPI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保持人民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如果我们的GDP是10%,那人民的收入也能增加10%。另外,工资也要随着CPI做调整,还要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通过寻找新的消费的热点等来刺激消费,包括银行扩大个人的信贷。现在个人信贷是可以说是很低的,在银行的总贷款规模里大概只占12%左右。而在国外,个人信贷要占到60%、70%,就是说要把钱贷给他,让他去消费。所以要扩大个人信贷,这也是刺激消费的措施。
上半年我们生产资料价格(PPI)上涨是比较厉害的,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原材料、能源等等的价格上涨1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4%,生产价格早晚要传递到消费上,但是呢PPI和CPI之间它有一个时间差。但由于石油价格回落,PPI价格年底就将到顶下行。
我们对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出口应该积极地去推进,这样使得我们今年进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不要减少太多,最好能和去年持平。如果这些措施得到落实,今年的GDP的增速保持在10%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而通货膨胀率如果全年我们能做到6%到7%,这样的话就可以为明年打下一个好的开局,这是也是我们的经济能够通过今年后几个月的努力争取能够达到的目标。(本报记者张玉玲整理)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特别节目《经济热点面对面》下期预告:拯救中小企业首播时间:2008-9-3周三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