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都”伊春在改革中发展

2008-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魏玉美 乔喜生 张士英 我有话说

盛夏的林都伊春,新闻不断:进入7月,到这里旅游的游客爆满;到这里购买住宅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外地人不断;国际及国内大型会议接二连三。伊春,这个地处小兴安岭腹地、以“红松故乡”闻名于世的林城,这个因林

而生、因林而兴,也曾因林而衰的城市,今天,以“生态立市”的独特魅力再次让世人瞩目!

决不让“红松故乡”变成“红松故事”

“伊春,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面积4万平方公里,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这里保存有第三纪孑遗森林生态系统――红松针阔混交林,活立木蓄积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8%,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开发建设60年来,为国家建设贡献的木材占其所需总量的十分之一,上缴利税、育林基金近70亿元。形成统配材差价300多亿元。伊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骄傲地对记者说。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开发以来,伊春所贡献的木材,如果装上火车排列,可以从中国北部的伊春排到海南岛的三亚;如果一棵一棵地接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绕6圈半!

然而,对于伊春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说,巨大贡献的背后带来的却是森林的过度消耗。“自194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到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时,伊春可采森林资源比开发初期减少了98%,森林蓄积量减少了55%,17个林业局中有12个已经无林可采;森工企业拖欠林业职工工资14.4亿元,负债总额78亿元。而且超采、盗伐成风,伊春陷入了越采越穷、越穷越采的怪圈,此时的‘红松故乡’即将变成‘红松的故事’!”在林区工作40余年的郑学信老人这样感叹。

2003年,刚刚上任的市长许兆君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全市后发现,伊春穷在资源,也富在资源,关键是要让广大林区干部群众尽快摆脱“资源依赖症”!

2003年7月1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许兆君宣读了他的就职宣言:“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伊春的灵魂就是这片大森林及其孕育产生的森林文化。保护森林,保护生态,保护好小兴安岭这片‘祖母绿’,让她荫及子孙后代,就是我作为市长第一位的责任!”随后,伊春市委、市政府开始重拳出击――严管资源: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实施电脑操控,数字管理,一车一票一证。一旦某个林业局的生产任务完成了,电脑就彻底死机,剩下的木材自然被列为超采的指标!严格财务,严肃纪律,发现小金库一律查封上缴。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中严肃处理林政案件2000多起,近千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眼下在伊春,红松无人敢采,即使有人敢采,也无人敢运,无人敢卖!自然倒伏的红松或者站杆儿只能永远烂在小兴安岭,还给大自然。”现在已任市委书记的许兆君自信地告诉记者。

2007年,国际大型论坛――“森林生态保护国际论坛”在伊春成功举办。而以往,一个大型国际论坛在地级城市举办实属少见。在会上,来自29个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的《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宣言》,使得伊春在吸收与传播森林生态保护先进理念上又迈出了开放与交流的重要一步。论坛期间,市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联手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保护珍稀树种为主题的“红松龙卡”,以发卡收入为基础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并且倡导成立了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集聚国内外各界保护红松的力量,开展认领红松行动。此举立即得到国内外各界的支持和拥护,目前已有联合国组织官员、国际友人及国内各方面人士3.3万人申请认领红松超过10万株。

许兆君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严管三年,伊春的森林资源历史性地实现了消大于长,每年净增长500万立方米以上;木材价格上涨80%;市财政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多收了2.8亿元;职工工资不断增长。

“下一步,为了全面保护小兴安岭的生态,我们要像保护红松一样保护林蛙和野生蓝莓,并争取全面停止主伐。”许兆君对此满怀信心。

把森林交给大山的主人

“严管资源管住了当前,管不了长远,伊春林区长期形成的单一国有国营体制不改变,产权虚置的问题不解决,发展就没有希望。必须进行林权改革!”许兆君说。

从2003年开始,许兆君踏上了漫漫的改革路。他先后跑省进京多次,汇报情况,阐述自己的改革思路,争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4月,伊春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唯一试点单位;2006年1月4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在伊春开展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2006年4月29日,随着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经营所敲响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槌,伊春开始了对国有林业国有国营管理体制的破冰之旅,伊春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国有林区改革的“小岗村”。

在采访中,许兆君向记者介绍了这里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首批8万公顷林地,我们按照‘远封近分’的原则,对于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公益林和远山区的商品林,封山育林,以生态建设为主。对林农交错、浅山区相对分散、零星分布、易于分户经营的国有商品林,由林业职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全部交给职工,一定50年不变。这样,就实现了林业价值分类经营,把生态价值交给国家和社会,把经济价值交给个人和企业,各有侧重,各得其所。同时,在承包经营期内,职工获得的‘三权’可以转让、继承、变卖,可以参加保险,可以抵押贷款,真正实现了‘山定主、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当然,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卖了之,还确立了‘稳定压倒一切,生态效益优先、林地不逆转,改革收益资金不流失、国有森林资产保值增值,公开公平公正,积极有序、配套推进’等5大保证措施。”

“现在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山主人。在林改的2年时间里,我栽植的树苗比以前10年还多。”在乌马河经营所,第一个签订承包合同的职工蒋永彬对记者说。“林改以前,年年造林不成林,成活率不足50%,当时有句顺口溜叫‘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而现在成活率达100%,因为只要一有空缺我们就会自动补植。我们还自发成立了摩托车防火巡逻队,解决了困扰林区多年的防火问题,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林改案件和森林火情火警。”蒋永彬骄傲地说。

“2年前,我花了4000多块钱承包了8.75公顷林地,今年种植了1公顷五味子和5公顷落叶松,还培育了2万袋黑木耳,现在坐在家里卖木耳一年收入就有三四万元。而前几年一人在工厂做工全家年收入只有六七千元。再过30年,我这块林地产生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就好比开办了一个‘绿色银行’,奔小康有指望了。”幺河所职工李基库指着他承包的林地高兴地对记者说。

“考虑职工的实际困难,我们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如,拖欠工资及费用抵顶,分期付款,林业局先行借款、收益后再付款,一次性交齐林木资产流转费用享受20%优惠以及为暂未参与林权改革职工预留林地等,确保政策惠及到每一位职工。”乌马河林业局宣传部长黄晓燕向记者介绍说。

如今,这里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初步探索了一些路子,积累了一定经验,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国有林权制度的改革,伊春人民一定能把国有林区变成财源之地、财富之地。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从翠峦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一行几人在路边的小店吃饭。让大家诧异的是,小店老板以前居然是林区职工。最近几年伊春的森林游、生态游热度陡升,他便下海在路边开了个小饭店经营特色餐饮。小店后边50米左右就是林木掩映下的幺河,透过河水可以看到水底形状各异或墨或灰或绿的河石。“这水可以喝,是真正的矿泉水。过两天学生们放假了就是伊春旅游的旺季,那时候你们再看,到这条河里漂流的人老多了。”老板脸上洋溢的是笑容和自信。

记者了解到,像饭店小老板这样成功“转型”的人在伊春不在少数。如今的伊春依托大森林,在“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已由独木支撑,发展为多种经营,既获得了生态效益又取得了经济效益。“再也不能守着大山过穷日子啦。”幺河经营所主任刘军感慨地说。

“自确定生态立市的战略以来,对伊春的项目建设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凡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的,我们坚决不上。为此,我们拒绝了投资额达100亿元的200多个投资项目。下一步我们要加快经济转型步伐,重点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风电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业、特色种养及加工业等接续替代产业。目前,这些替代产业正逐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占据了全市GDP的80%以上,而且发展势头强劲。”许兆君如是说。

“伊春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森林生态旅游业在伊春得到了长足发展。伊春旅游委主任黄茂祝骄傲地对记者说:“在当今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海洋、森林、冰雪)中,伊春就占了两个(森林、冰雪)。”夏天,近400万公顷的大森林形成含有丰富负氧离子的林都“天然大氧吧”,使游人流连忘返;冬天,小兴安岭的冰雪为滑雪爱好者和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冰雪乐园”。

目前伊春市共建有15个旅游区l00多处旅游景点。其中,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和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伊春梅花山滑雪场曾四次被列为国际滑雪节分会场。已开发建设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美溪回龙湾以及金山屯大丰河漂流、铁力依吉密河漂流、日月峡滑雪、梅花山滑雪、桃山狩猎等,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使得伊春生态畜牧业也正日益崛起,并形成了“南牛北羊、中部鸡兔、全市蛙鹿”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伊春的鸡,专“喂”全国“肯德基”;伊春的鹿,招来有志之士到伊春办厂落户;伊春的绒山羊,吸引了鄂尔多斯登门收绒。

北药业茁壮成长。伊春林区生长着名贵的北方野生药材。“林都北药”的开发利用,不仅成为伊春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也给全社会和全人类带来更多的安康。伊春市制药和保健品企业可生产中、西药两大类9个剂型160个品种,85%为中成药品.80%以上的品种依托林区地道药材为基础原料。已创国家新药4个,省部优产品5个,国家保护品种3个,健字号品种4个。

“小兴安岭大森林”牌绿色食品更是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现在“翠花酸菜”端上了全国的餐桌。据了解,伊春市已建立15万亩以上绿色大豆基地2处,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处,万亩山野菜、山野果培植基地6处,超千万袋食用菌基地5处,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的产品达48个。绿色食品年产量10万吨。伊春山菜王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综合加工基地。伊春市已建立2处绿色食品产地批发市场,入驻企业达80余家。伊春已在北京、上海、大连、福州等地建立了36个销售网点和办事处,产品辐射国内大中城市和东南亚,是闻名全国的以山特产品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基地。

如今,随着“生态立市”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伊春”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伊春市先后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为中国五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被联合国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并荣获“绿色伊春”的殊荣,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2007年,又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佳和谐城市”。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视察时充分肯定了伊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做法,并叮嘱伊春市委:“保护是第一位的,你们要进一步抓好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建设,当好生态建设的尖兵!”

“保护森林,保护生态,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伟大事业。我们将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永不止步!”许兆君坚定地对记者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