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察尔汗盐湖“湖”天一色,碧波涟涟,采盐船在连绵不绝的盐田里缓缓行驶,景色壮美。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率领农工党中央考察团,来到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行专题调研。
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柴达木丰富的矿产资源和
考察团了解到,柴达木盐湖资源不仅数量多、面积大、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组合优越、开采方便,而且伴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资源,具有盐湖化工与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工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柴达木不仅是我国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工基地,而且是我国钾、镁、锂、碘等战略稀缺资源的最大保障基地。同时,柴达木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向西可至中亚,向南直通南亚,是西北重要的战略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实现柴达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攻坚破难恰逢其时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柴达木地区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园区之一。
农工党一直关注着柴达木地区的发展。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关于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的提案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次深入柴达木地区调研,农工党中央考察团了解到,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大力推进循环产业集群建设,使柴达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但是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一是试验区在土地、资源、税收、财政、科研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持,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试验区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要产业,但国内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不多,青海省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投入总量不大,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许多关键工艺技术尚没有完全突破;三是资源勘探程度低,缺乏后备保障能力。试验区基本上仍利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查成果,除少数矿种和矿点已达到详查和精查程度外,大多数资源地质勘查程度较低,资源家底不清;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试验区地域辽阔,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所需投资大、时间跨度长,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五是水资源制约突出。随着试验区建设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增长较快,水资源勘探、规划利用和工程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十分突出。
现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已到了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鉴于青海的特殊省情,以一省之力开发柴达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农工党中央建议,国家应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把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纳入全国规划予以统筹考虑,加大对试验区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循环经济促进永续发展
在调研中,陈宗兴强调,柴达木盆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全国性的基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独特而突出。作为国家惟一的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柴达木在资源开发中,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具有的组合、综合优势,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积极延伸扩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精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基地。
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困难和问题,农工党中央汇聚党内外智慧,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一是要把柴达木资源综合开发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持续支持的重要区域,建立省部会商机制,加大对柴达木的支持力度,把柴达木建设成国家重要的原料工业基地与钾肥生产基地、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密集区和青藏高原优势资源加工转化区;
二是加大国家的经费投入力度、科技攻关力度和地质勘查力度,统筹全国相关科研力量进行攻关,重点研发战略资源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建议将柴达木列为国家重点资源勘探区,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步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资源勘探保障;
三是要支持柴达木盆地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国家加大对柴达木铁路、公路、供排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
四是要抓紧建立循环经济税收和金融支持机制。目前,“资源开发反哺地方、地方发展促进资源开发”的良性外部环境尚未形成。虽然矿产品价格逐年上涨,但由于现行的资源税率为固定税率,出
现了企业增效和地方效益不同步的问题,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工党中央建议提高试验区内石油天然气、盐湖、煤炭和黑色有色金属等部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将生态补偿纳入资源税中,统一并放开国产钾肥价格,授权开征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基金,完善资本市场、增加金融机构。
日前,农工党中央《关于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已经报送国务院供决策参考。柴达木这颗我国西部地区的璀璨明珠,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插上循环经济的翅膀,早日把蓄势待发的资源优势转化成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