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月饼、兔儿爷。
――当北京残奥会的比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中国人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轻轻地叩响了残奥会的大门。在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从“天涯海角”来到北京的
残奥村里:代表团成员的中秋“结”
今天上午十一点,残奥村运动员区韩国代表团驻地就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上了人,引得路过的各国运动员们纷纷驻足。原来,韩国代表团正在这里举行庆贺中秋的仪式。案桌上摆了各种食物,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拿到了奖牌的韩国残疾人运动员一个接一个焚香祭祝,感谢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
不仅仅是韩国,亚洲地区很多国家的代表团都不打算错过这个在赛场上度过的传统节日。新加坡代表团的随团官员弗兰克・西尼亚早早地就来到了残奥村国际区的联想网吧,参与这里举行的中秋庆祝活动。西尼亚告诉记者,在华人聚居的新加坡,中秋节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新加坡的唐人街都要亮灯三天庆祝。他说,自己虽然是印度裔,但受到华人的影响,也有中秋“情结”。“我已经给我的队员们买好了月饼,”西尼亚表示,“等到晚上他们比赛结束,我们就可以一块儿吃月饼、赏月了。”
中国香港代表团的成员们也没有忘记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香港女子硬地滚球选手郭海莹是第一次来北京,3天以前她已经完成了这次北京残奥之行的所有比赛,并且收获了一枚金牌。对于将在北京度过的这个中秋节,郭海莹和她的父亲――同时也是她教练的郭克荣充满期待。“能够在北京过中秋,简直是太特别了!”郭海莹兴奋地说。
充满浓郁节日气氛的残奥村并没有让郭海莹失望。在国际区的网吧里,她和父亲听工作人员讲了中秋拜月的传说故事,还得到了一只泥塑的“兔儿爷”。小巧玲珑的泥塑让海莹爱不释手。一直跟在海莹轮椅旁的父亲郭克荣告诉记者,从雅典残奥会到现在,他们父女俩一起在赛会上度过了好几个中秋节,常常在节日那天因为比赛而根本顾不上庆祝。“这回终于可以和她一起过个轻轻松松的中秋了。”郭克荣笑着说,“而且,北京中秋的气氛可比在雅典浓多了。毕竟,这儿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家嘛。”
阿尔及利亚运动员努拉在观看了工作人员的中秋诗词书法表演后,要求他帮自己把名字写在红绢绸制成的灯笼上。巴西运动员克劳迪娅・桑托斯则在尝过月饼后大呼美味,不住地向记者询问要在哪儿才能买到这种“好吃的蛋糕”。
竞赛场馆:“努力就是我庆祝节日的方式”
与残奥村浓郁的节日气氛不同,中秋节这天的残奥赛场仍然是一幅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无论是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还是在记者工作间和新闻发布厅之间来来往往的各国记者、官员们,似乎都没办法从对比赛的专注中挪出注意力来享受节日。但是,在赛场内外的角落里,记者还是发现了节日气氛的蛛丝马迹。
在轮椅击剑赛场上的混合区,一名意大利选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他就“消灭”掉了四块月饼,还硬塞给记者一块红豆沙馅的。“我觉得这种‘蛋糕’特别美味!”这位名叫阿尔贝托・佩莱格里尼的运动员解释说。佩莱格里尼已经完成了他今天的比赛,虽然在1/4决赛中输给了对手,但失败一点都没有影响他吃月饼的好心情。“17日我还要参加佩剑的比赛,”他不乏幽默地说:“多吃几块这种节日‘蛋糕’,说不定能给我带来好运气。”
除了运动员,来自各国的记者就是残奥赛场外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了。即使是在中秋节,他们也没有一刻松懈。来自日本的记者星野恭子一天里辗转了残奥会的数个竞赛场馆,忙碌的工作让她完全无暇顾及其他。当记者问起时,星野才猛然想到:“今天是赏月的节日!”她说,虽然在日本人们并不怎么庆祝中秋,但在横滨的唐人街上尝到的月饼还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记者问她中秋夜打算怎么度过时,星野潇洒地挥了挥手里的采访本:“努力工作,就是我庆祝节日的方式了。”
在中秋节这一天,残奥委的官员们也没有歇着。西班牙残奥委的新闻官员路易・乐迪则在发布会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中秋”二字也让他印象深刻。在这几天为残奥会所进行的工作过程中,随行的志愿者和翻译都向他介绍了这个即将到来的中国节日。说到如何度过节日,乐迪不无遗憾:“我没办法在这个节日里跟我的家人团聚在一起了。”他耸了耸肩,“不过没关系,我会想办法给他们带点月饼回去。”
忙碌在赛场上的残奥会志愿者们也在这一天向各国的运动员和记者们展示出了他们的体贴周到。虽然服务赛会的工作让志愿者们无法与家人团聚、共度中秋之夜,但忙碌之中的他们并未因此感到难过。为“水立方”场馆服务的志愿者杜映昕早在两天以前就在场馆文字记者工作间的展板上画上了月亮和灯笼,并用一手漂亮的圆体英文在旁边写道:“中秋节的祝福:从我们的家乡传递到您家!”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