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离快乐从不遥远”(图)

2008-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泰国48公斤级举重选手楚差・素乍伦试举成功后大笑离场。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德国选手施密特(左)与教练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北京,国家体育场上空,残奥会圣火已熊熊燃烧了9天。温暖的火光辉映着赛场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身影,也照亮了我国8300万残疾人欢乐的笑脸。

“我觉得拥有整个世界,我们离快乐从不遥远。”这些天,家住东城区的张桂梅几乎天天出门,便利的出行设施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与轮椅相伴数十年的她开心不已。

快乐来自残奥盛会上绽放的激情,亦来自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与体贴。为了让最广大的残疾人同享盛会、共度节日,北京市开展了“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快乐残奥”活动。从9月8日开始,为期10天的活动将使近40万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我们为残疾朋友安排了‘七个一’――游览一次名胜古迹,体验一次无障碍地铁,观看一次残奥会比赛,参观一次博物馆、展览馆,游览一次老北京文化活动特色地区,开展一次文体活动,感受一次奥林匹克公共区。几天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博得了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一致好评。”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侯淑芬说。

中国残奥运动员在北京国家体育场收获了多枚金牌,观众们笑逐言开欢庆胜利。本报记者刘新武摄

快乐出行――无障碍设施“一路绿灯”

“像梦一样!多少年了,我从没想过还能坐着地铁去游咱们新北京!”9月10日,在地铁五道口站,刚体验过整套无障碍设施的肢残人景永凤很是开心。

从西直门城铁站出发,景永凤先利用站台安装的可视对讲系统联系工作人员,请其提供地面接站服务,然后从无障碍入口坐着轮椅进站,乘坐履带式爬楼车下到残疾人候车区内。沿着乘务员搭好的移动坡道,她进入车厢,在残疾人专区用安全带固定好了轮椅。不一会儿,目的地到了,车门刚一打开,前来接站的地铁工作人员就热情地迎了上来,一声“您好”温暖着景永凤的心……

和景永凤一起试乘地铁的,还有西城区残联组织的其余29位残疾人,不论失聪、失明还是肢残人士,都对新地铁的便利与周到十分惊喜。

“无障碍设施体验是‘快乐残奥’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让出行通畅成为常态,让残疾朋友爱上出门。”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总工程师周继波说。

在“快乐残奥”的所有活动里,无障碍设施几乎无处不在,默默地为他们的出行亮起一路“绿灯”。

在故宫,垂直升降机使肢残人坐着轮椅“登”上8米高的三大殿殿基,长达1公里的无障碍通道引领他们饱览御花园,畅游紫禁城;在八达岭长城,2800平方米的残疾人专用停车场保障残疾人就近登城,升降平台和平坦的“之”字形缓坡让他们站上长城之巅,成为“好汉”;在首都博物馆,绿色通道敞开畅通之门,可触摸的文物复制品使盲人观众倍感贴心……

“因为残疾,我一直对出门很排斥,但这些天的体验让我的想法大变样。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便利的条件,我们怎能不多多走出去,融入社会大家庭呢?”68岁的盲人徐立一乐呵呵地说,脚步在盲道上敲出快活的音符。

美国残奥代表队的运动员对中国月饼很感兴趣。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共享文明――古韵新风润泽人心

“真漂亮,我能亲手试试吗?”9月12日下午,在奥林匹克公园“祥云小屋”北京屋里,肢残女工艺师周晓青的面塑作品“福牛乐乐”吸引了同样坐在轮椅里的观众包虹。在得到许可后,包虹高兴地拿起面团揉搓起来,并当场和周晓青结下了师徒之约。

家住朝阳区香河园的包虹告诉记者,一听说“快乐残奥”有参观“祥云小屋”的活动,她第一个报了名,就为了“看看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而眼前的一切果真让她大开眼界――“我打小就听说过‘燕京八绝’,今天都见到了,玉器、雕漆、景泰蓝、金漆镶嵌、补花……太美了!待会,我还要去看四川的‘变脸’、杨柳青的年画……”掰指头数说着,包虹的笑容如花绽放。

残奥会期间,北京各大名胜景点也敞开胸怀,热情迎接走出家门的残疾人们。

9月10日,东城区百名残疾人走进了故宫的巍巍红墙之内。“没变,皇家气派一点也没减。看这龙椅,这雕砖,这镏金的门钉……”抚摸着刚刚修葺一新的太和殿大门,因病致残的谢秀英大妈感慨万千:“几十年没来了,我又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这里是咱们国家的文化宝库,每一样文物都让我有自豪感。”

“游故宫只是我们献给残疾人的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菜。”北京市残联组织联络部主任刘罗成介绍说,活动期间,全市每天有15万残疾朋友走进11个市级公园、50多个区级公园,首都博物馆等博物馆、展览馆以及王府井、国子监等老北京特色街区也静候着残疾朋友们的到来。“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通过共享人文盛宴、触摸历史脉络,残疾朋友们会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刘罗成说。

体味超越――生命在力与美中坚强

5点半就从床上爬起来,细细地穿衣梳洗,看表看了无数次,终于盼到7点半出门……“今天可是个大日子,我也能进鸟巢看比赛喽!”坐在鸟巢看台的轮椅专区里,年逾七旬的王兰俊大爷话音里洋溢着喜悦。“你看这轮椅篮球,队员们拼抢得多来劲儿,比姚明不差多少。如果我还年轻,我也一定去给国家争金牌。”老人大声说。

此刻,在国家体育馆,在鸟巢,在残奥会比赛的各个场馆,一拨又一拨的残疾人观众和健全人一起体验着超越和震撼。赛场内外合奏出一曲奋发昂扬的生命乐章――残疾人选手们激情无限;残疾人观众们齐声呐喊。“我们应该向运动员学习,自强不息”、“他们是好样的,只要坚强,我们也能扼住命运的咽喉”……火热的感言从残疾人们口中流淌出来,化作笑对磨难、超越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与此同时,残疾人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大批观众。9月14日上午,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里歌声飞扬,舞姿曼妙,“天、地、人、爱――北京2008年残奥会文艺演出”火热上演。舞蹈《起跑线》、手语歌《感恩的心》、残疾人书法家用嘴咬笔写出的书法“天地人爱”……一个个美的瞬间,映射出残疾人挑战自我、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

舞台边,残疾观众们在手语老师的带领下,用整齐的手语说出“超越、融合、共享”,深深沉浸在美的震撼里。“他们何尝不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呢?在人生这方可大可小的舞台上,他们依靠顽强和勤奋摘得了‘金牌’,看了他们的演出,我们没有理由辜负生命,我们要振作,再严肃!”拄着双拐的年轻人于楷凝重地说。

沟通心灵――“他们让我们感动和反思”

游人如织的前门老商业街上,100余名残疾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缓缓行进着。忽然,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从街边跑到了肢残人苏维新身边,略一迟疑,把手中的风车递给了他:“叔叔,给你玩!”片刻惊讶之后,感动浮现在苏维新脸上,他接过风车,开心地笑了。小女孩的母亲刘女士看着这一幕,赞许地把女儿揽进怀里。

永外街道残联主任王长玲带着街坊邻居们来陪伴残疾人。在他的“调度”下,大人们或推轮椅或帮着拎包,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卫昊哲跑前跑后,为残疾人分发矿泉水。“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看到他们走出家门后开心的样子,我们也高兴。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精气神儿,这社会不就更和谐了吗!”

健全人对残疾朋友付出越来越多的关爱,自己也被残疾人深深打动着。9月10日下午,西直门地铁副站区长王殷陪同残疾乘客体验了一圈地铁。看到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用双臂灵活地操控着轮椅,甚至能前轮悬空自如地上下扶梯、出入车厢,听到他“感谢关爱,绝不依赖”的“新残疾人观”,她心潮澎湃。“他们让我们感动和反思。残疾人并不是弱者。”

来自安利公司的助残志愿者高小昆陪残疾人游览了故宫,这是他第一次与残疾人近距离接触。“我替朱苏女士推着轮椅,她一直在兴致勃勃地给我讲她们合唱团的事,讲残疾演员们在残奥会开幕式垫场演出时的自豪。我很惊讶,原来残缺的身体也活得这样丰富精彩!而且,他们都很友好,一点儿也不像我想的那样不好接触。”

“‘快乐残奥’让残疾人快乐,也促进了社会对他们的理解。残奥会结束之后,我们会把这项活动继续推行下去,让更多残疾人长期享受生命的快乐。”北京市残联理事会理事长齐静说。

北京农大附中新疆班同学到“鸟巢”为残奥会加油。本报记者郭红松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