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奥地利的昔日“贫困地区”(下)

2008-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约20公里外的施特格斯巴赫与吉兴的处境相似,但走的是另一条发展道路。该镇的文字记载历史虽可追溯到1289年,但居民迄今不足2400人。该镇处于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但过去,因为该镇是“前线”,始终发展不起来。1989年奥地利与匈牙利之间的“铁幕”倒塌后,人们在1000多米深的地下找到了温泉,为施特格

斯巴赫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约翰・哈贝尔是“蓝宝石”四星级温泉酒店的老板。他说,他到过不少地方,从日本到印度,从新西兰到夏威夷,一直在寻找一种东西,后来在这里找到了。那就是如画的风景,如诗的宁静,加上天然温泉的滋养,能使人的身心得到休息。他决定在此投资兴建温泉疗养酒店,当然,欧盟和各级政府能提供30%的投资补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开业一年多来,这里一直宾客满堂。

我们去采访的那天,遇见两位从河南登封来的气功师和太极老师,还有两位针灸医生。原来,哈贝尔正在其酒店搞“中医周”活动,向客人传授中国的气功文化,让他们体验中国的按摩和针灸。卡琳・格吕医生曾去中国学习针灸,从1984年起用针灸治病。她说,30年前,许多欧洲人还视中医为巫术,如今针灸已成为欧洲人最熟悉的中医形式,一些医疗保险公司也认可针灸的疗效并给予报销。其实,中医的内涵非常丰富,针灸是最简单的形式,还有草药、推拿、太极、气功等。奥地利医生的实验证明,经过几个月的气功训练,训练者的肺功能至少能提高20%以上。

镇长克拉默尔说,旅游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1997年修了高尔夫球场,此外,还修了自行车路和步行路,有的以果园为主题,有的以草场为主题。现有1家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和1家三星级酒店,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600个就业岗位,每年要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他强调,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吸引游客的项目,首先要吸引本地居民”。我们的目标是高端游客,只有这样才能不破坏这里诗画般的宁静和中世纪式的田园风光。

的确,在这里人们感受不到一般旅游胜地的喧闹,更没有鳞次栉比的商摊和夜不闭户的酒吧。就连酒店的温泉,也在晚上10点谢客。施特格斯巴赫的实践,指出了一条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的成功道路。(本报维也纳9月14日电)

图为中国太极老师在演示方祥生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