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延安大学走过辉煌七十年

2008-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袁广斌 我有话说

延安大学适应解放战争需要,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走向正规化,担负起培训高级知识分子和提高干部业务水平的双重任务。从1946年6月开始,国民党军队疯狂地向我各个解放区发动进攻。延安大学于1947年3月14日撤离延安,至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在长达5个月的转战陕甘宁晋战时行军生活中,高举“

野战大学”的旗帜,经历了严酷的战争考验,谱写了千里转战陕甘宁晋的教育史诗,出色地完成了学习、支前、生产和群众工作等多项任务。全校师生依靠群众,坚持利用一切时机为群众服务。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师生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任务,利用一切时机和条件,坚持学习政治、军事、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1947年7月以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转化,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时期,延安大学的教学生活设施也有了一定基础,转战时期的学员大多数走上了工作岗位,教员得到补充,学生来源越来越广。为了给全国解放后的建设事业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建设事业准备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延安大学新的教育方针是适应日益发展的西北形势需要,实施新型正规化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大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各种专业干部及普通干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及学生原有文化程度密切配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加强实践环节;各系要与边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一定联系,聘请有关负责人参与领导和教学活动;教员要以身作则,诱导启发学生,学员要着重个人自学,辅之于集体互助;提倡敢于怀疑、自由研究、民主讨论、服从真理的学风。1948年1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延安大学先后在陕西洛川、宜川、韩城等地成立分校,开展教学。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学生特点,分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思想改造,首先是坚持民主办学,坚持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其次是坚持学生自身的民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三是关心爱护学生,使大家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第四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改造;第五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

延安大学适应战争和建设需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首先是对领导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总理学校行政事务。校长由边区政府任命,受边区政府领导。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在校长领导下设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每月开例会1次,负责处理和决定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全校工作计划及总结报告、学工人员的奖励和处罚、各种重要规程的订立和修改、各项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的确定、全校预决算的审核、学校人事任免及其它重要事项。校务委员会下设行政会议和教育会议、干部学委会。学校建立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制度。党组织在学校的任务是教育党员,发展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彻底执行,保证学校教育计划的顺利完成。其次是增加了办学层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延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前身院校陕北公学曾开办高级研究班。1945年11月延安大学大部分师生迁离延安后,鲁艺留守处文艺班有学生39人,研究生3人,另外还有一个美术组和文学组,共有5名教员、10位研究生和一位研究员。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延安大学在设立大学部和分校的同时还设立了研究室,经济建设系设工业、农业两个班,每个班均分研究组和普通组,其中研究组招收大学毕业、肄业生及成绩特别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研究生。研究室的学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生,另一种是研究员。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给各系和各班兼课。第三是对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自由民主的新生活。解放战争初期,延安大学对组织机构和系科设置进行了调整,撤销了院系,合并精减了行政机构,实施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学校在教职工和学员中倡导大胆质疑和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墙报等方式,对学校管理、伙食、卫生等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批评,树立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学员与教员、领导与群众完全是平等的。延安大学始终注意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朝气蓬勃的生活特色,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紧张而愉快。从新解放区和蒋管区来延安的知识青年,都对延安这块民主圣地怀有无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学校为了使这些青年学生了解延安,了解延安人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一进校就组织他们参观延安的机关、学校和农村,让他们亲身感受解放区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经过参观学习,同学们不仅对边区自由民主的新生活有所了解,而且亲身体验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第四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性环节,既重理论又重实际。延安大学依据“培养为陕甘宁边区服务的各种建设干部”的宗旨,改革了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教育方针,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全部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五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调课程,编教材。学校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发扬民主精神,提倡质疑和辩论的学风,坚持真理不能盲目接受的原则。学校重视专业课的学习,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将全校课程分为政治课、一般政策课、业务政策课、业务专业课4大类。各类课程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由学校教育处组织业务小组和各科教员一同进行研究和编写。教育、文艺、政法诸系各门课程的教材,主要由各科教师与教育处的业务研究小组共同编写。

整个解放战争中,党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负责同志多次亲临学校作报告、指导工作,为延大在战争条件下办好学校指明了方向。延安大学坚持教育为战争服务,坚持依靠群众,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各项任务,将学校办出了特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1949年7月,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校下设五个部:第一、二、三部招收和训练解放区知识青年;第四部设在山西解县,重点培训财经干部;第五部主要接收原国民党军政人员。9月21日,第一期学生开学典礼在西安举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等到会并讲了话。1950年4月,1至3部第一期2440余名学员经过短期政治培训后毕业并分配了工作,学校开始举办政法、经建、政治教员等各种专业培训班。1953年春,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决定,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撤消。在跨越建国前后将近4年的时间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共为西北五省培训各类建设干部11000余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