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代艺术市场:天价做局?

2008-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朱其说,画家私下销售价甚至可能不到拍卖天价的三分之一。拍卖天价尽管也有真实成交的,但大部分是“表演价”。

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夏叶子指出,有些拍卖公司为达成交易,会虚增成交价。具体做法是,委托方、买受方、拍卖方按事先约定“真实”成交价和“真实”佣金,比如约定拍品的落槌价为1000万元,再加

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为1100万元。此后,拍卖就进入了表演阶段,拍卖师会再虚叫到1800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变成1980万元。但是这个价钱是给别人看的,不会按这个价钱进行结算。

对此,有些行业人士表达了不同意见。浙商拍卖总经理陈良军认为,拍卖公司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完全没有必要作假。因为在选择拍品时就已对作品的质量以及是否具备购买意向作过审评,不符合条件的不会选拍。在拍卖场遇到一些作品价格超过实际价格也是正常的,因为拍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当两个或多个买家争夺同一拍品时,在现场情绪的刺激下价格很可能远远高出人们的想象。

“现在当代艺术是唯一代表中国以平面绘画的形式进入世界博物馆、博览会等艺术体系的门类。我们应该好好爱惜、看护它,而不能看到市场稍有波动就怀疑是否有泡沫了。”在陈良军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价格仍然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要艺术,还是要市场:怎样的价值模式

对照近年的艺术品拍卖会成交记录,国画和油画皆全线飘红,成交不断破纪录。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有些艺术品拍卖天价夹杂虚假水分,这一现象尽管不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但基本符合客观实际。

一位不愿公开自己姓名的画家告诉记者,他常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如果是一个外行,单单从数据看,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油画的拍卖,简直已经太繁荣了,盛况空前啊,所有的作品都很好卖。但实际上很多拍场里气氛并不那么热烈,真正的买家不多。”这位画家指出,有一些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不乏炒作痕迹。他们背后,可能存在有实力的画廊或艺术集团在为他们经营,而这些集团或机构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包装”的画家卖个高价钱。

近年来,某些未成名的年轻艺术家发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那就是通过拍卖公司所举办的拍卖会进行市场炒作。他们到拍卖场上自卖、自买一番,或邀请朋友在拍卖会上哄抬自己作品的价格,以期获得公认的“真实”价位,在今后的销售之中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回报。

据了解,大量本土的艺术资本蜂拥而入当代艺术领域,在两年不到的时间,从年市场交易额不到200万元,已经达到年成交额几十亿元。

在巨大市场利益的趋使和引诱下,一部分艺术家还会投资自己,“做自己的局”。一位要求隐去其真实姓名的业内资深艺术投资顾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有些画家本身就是投资家,投资的是自己。可能在一场拍卖会之前,这个艺术家的遍布各地的收藏家或者经销商会接到电话,内容大致是:如果你帮我买下这件作品,那我会再送你两件。这对藏家来说非常合适,比如这个艺术家给经销商的价格是100万人民币,经销商通过画廊或者二级市场卖到150万,中间他可以赚到50万。如果这个经销商能在拍卖会上以300万的价格买下这件作品,艺术家还会送给他两件,这样,用300万的成本,拿到三件作品,一转手就能赚150万。所以一些藏家或者经销商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一位画家曾疑惑:为什么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刘海粟的一件巨幅精品的成交价,竟然大大低于一位并无多大艺术建树的当今中年名家的作品,是不是现在的艺术市场“疯”了?一位业内人士一句笑言解开其中的奥秘:艺术市场的“疯”只是个表象,其实它充斥着“智慧”的操作――已故大师人走茶凉,炒家们拿不到货,又缺乏鉴定眼力,不如联手炒作健在的“小师”作品!

朱其认为,当代艺术市场实际上正在创造一种非常可怕的“谎言共同体”,以及向商业化游戏的兑变:一方面,中国社会正在对新前卫艺术在过去20年的艰苦奋斗表示敬意,资本和媒体开始全面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希望这个艺术群体能够继续保持前卫文化的姿态,为中国当代艺术塑造国际影响力;但另一方面,这个艺术圈正在利用过去20年探索获得的形象和口碑,将其变成批量生产的“符号”产品,赶上变成“亿万富豪”的末班车――每个人都像是一个个精明的企业家,迅速学会玩弄商业游戏。

他担忧,这样一个结构畸形的艺术市场,会形成一个以资本和拍卖天价为轴心、以绘画为主体的运转模式,并迅速带动年轻一代艺术家走向极端的商业化和艺术生产化。这实际上不是文化进步,而是一种变相的堕落。

2007内地秋拍当代艺术拍卖成交纪录

(成交价为人民币来源:雅昌艺术网)

排名画家作品名称成交价格

1曾梵志《面具》1344万

2刘小东《笑话》1232万

3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1131.2万

4岳敏君《音乐》1125.6万

5方力钧《1997.1》1030.4万

6毛焰《青年小卡的肖像》 985.6万

7张晓刚《大家庭系列》 952万

8岳敏君《举起手,不许动》 896万

9王广义《被工业油漆覆盖的世界名画德拉克洛瓦》 746.6万

10刘野《小海军》 716.8万

观点链接

★艺术家陈雄立:艺术价值的基础是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平衡,注重的是艺术的美和难度,而不是包装。现在的问题是市场炒作太浓,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这样下去会伤及收藏家群体。

(据央视《新闻社区》)

★艺术评论家左岸:在一个纯粹的收藏主导的艺术产业中,拍卖价格对行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艺术市场大盘的扩容,整个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在放大,这个时候艺术市场就会形成规模化运营的态势,这将导致艺术品的金融投资功能的上升。而只有在这个功能上升的情况下,艺术品拍卖的公开成交价格才会对行业产生影响,而影响的后果一般有两种:天价和虚假价格。虚假价格指在拍卖中人为炒作、哄抬价格从而支撑其私下交易牟取暴利的方式,最终使炒家高位甩货而跟进者被套牢,这对整个行业都是会产生恶性影响的。

(据《上海证券报》)

★艺术评论家李旭:被市场看上的仅仅是当代艺术中的架上绘画部分,装置、雕塑和影像等并没有达到火热的状态,即便是在绘画中,被追捧和炒作的艺术家也非常有限。这其实就像时装界的流行色,几大厂商联合起来说某个颜色会流行,就是为了作生意,一部分炒家制定方向,拿着小旗,招呼大家一起走,很大程度上是资金运作的结果。这已经与艺术本身没有多少关系了。

(《东方早报》)

★上海大学法学院田涛教授:拍卖品的价格虚高不只是拍卖行的单方责任,国内现在有些声音说艺术品价格虚高,其实不尽然,部分人的炒作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据《检察日报》)

★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拍卖公司不是越多越好,这跟菜市场不一样,在菜市场买小白菜的时候商家越多越好。但拍卖公司拍卖的是原创的、不可再生的文化、文物艺术品,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会存在恶意竞争、炒作。如果市场不规范、不健全,达不到优胜劣汰的效果,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立法,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尽快出台艺术品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以及对专业的权威机构进行资格认证。

(据人民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