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颁奖仪式上,四川外语学院模拟联合国
破解人才质量难题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教育时,再次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四川外语学院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的高素质涉外人才定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党委书记马新发对此有着独到的认识:“国际视野”是指能以开放的心胸、求实的态度,把握天下大势,既能融入世界、不闭关自守,又能维护国权、不迷失方向。“交流才能”是指谙熟外国国情与文化,能以娴熟的外语、畅达的沟通、机敏的应变和求同存异的睿智,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达到和谐交往,共同发展的目的。
“走向世界、先到川外”,重庆人经常这样评价四川外语学院。在重庆市确定的100名奥运志愿者中,来自川外的学生占了45名。“选拔过程中,我们强调选拔志愿者要突出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但川外学生现场表现出的宽阔视界、语言优势和综合素质,实在让人难以割舍。”几位评委不约而同说道。
外语专业是四川外语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院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培养都强调“国际性”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具有良好的外语素养,熟悉外国文化,掌握国际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其次,对于非外语专业,拓宽口径,发展涉外特色。再次,通过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在一堂法语系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课上,同学们正五人一组围绕着老师要求的情景剧认真地演练起来。在常规的语言教学中,低年级学生不都是进行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吗?对于我们的疑问,法语系周晓飞老师解释道:这是低年级教研组探索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学生的课表上没有“听力”、“精读”、“口语”等课程,只有讨论或表演的主题。这一教学模式以教学主题为单位来划分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变为“学生参与、双方互动型”,同时也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学生的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院长李克勇说:“我们在不懈地追求培养出更多能用、适用、好用、通用、耐用的高素质涉外人才。”
注重素质能力培养
《四川外语学院关于推进“1456”复合型涉外人才素质拓展工程的实施意见》中,这样描述复合型涉外人才素质:通过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的素质拓展,五个阶段的学业规划和四个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来服务于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中心目标。
围绕这一计划,学院组织开展以专业技能课和实验课为核心,课外实践活动、技能竞赛、自主学习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环绕的多方位多层次素质拓展体系。“莎士比亚戏剧节”、“川外学坛”、“国际文化节”、“外语晚会”、“综合技能大赛”、“外语角”等外语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的练语言、习交流、长见识的平台;自主学习中心的组建,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法语及法语国家联盟写作比赛、全国德语诗歌朗诵比赛等各种外语专业竞赛,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锻炼机会;英国驻渝领事馆、力帆集团、隆鑫集团、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商报社、重庆海外旅游有限公司等6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实战”平台。
“在国际国内大型专业技能竞赛中的领奖台上,我们总能看到川外学子欣喜的笑容。近三年来,学院共有166人次在大型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144项,其中,国际性奖励9项,全国性奖励87项。”党委副书记雷莹教授欣慰地说道。这些成绩也充分证明,实施的素质拓展工程,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功底、广博的国际知识、出色的交流才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坚定特色办学方向
“sistemadelateoriadelsocialismotipochino”,这是西班牙语系06级学生王魏用西班牙语翻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十七大报告现场翻译大赛”考场的王魏说:“翻译这个词语我足足花了5分钟,但我还是感觉不太满意,回去我再查一下专业词典,请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如何用西班牙语更好地表达。”四川外语学院国际报告厅举办的一场“十七大报告现场翻译大赛”,掀起了该院广大学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川外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宣传红岩精神为主题的“迎新导游”、“红色导游”等活动,在学生中有力地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学院还十分注重把川外“守责、求实”的传统精神融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校史校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为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敢于担当重任,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并取得突出效果。学院1995届学生庞波两赴战火中的国家与地区,履行联合国维和使命,因成绩突出,被评为第十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8届学生张宇因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2001―2005年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合作项目”中,为“中国儿童/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受影响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第一个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彰的在校大学生。
外交部干部司对60名在外交部工作的川外毕业生评价道,他们“外语基础牢,综合素质好,敬业精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