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08-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青连斌 我有话说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但究竟什么是社会建设,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和如何科学地开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是我们当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明了的几个理论问题。

社会建设的内涵

要搞清楚社会建设的内涵,我们必须从“社会”的内涵入手。在汉语里,“社会”一词最早

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中有这样的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这里所讲的“社会”,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的最早连用,意思是村民集会。“社”指祭神的地方,“会”表示聚集。两字连用,表示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作出了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或者说有“大社会”与“小社会”之分。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人类社会,是广义的“社会”概念。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是狭义的社会概念,主要指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

同样地,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四位一体”中的“一位”,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狭义的社会建设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三个基点

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要在前人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个基础主要有三个:

一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内容十分广泛的社会建设思想。早在孔子之前,中国哲学就主张社会应该“和而不同”,《国语》里面就有“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说法。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汤、尧、禹、舜、文武、周公之道之所以令孔子那么向往,就在于把各种礼用得十分恰当。用礼是为了干什么呢?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就是儒家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墨子也主张通过社会建设与管理达到社会和谐,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提出“尚贤”、“尚同”、“节用”、“非攻”。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通过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深入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以为我们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提供传统文化的借鉴与支撑。

二是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努力做到为我所用。社会建设理论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涉猎的重要领域,因此,从古到今世界各国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对此都有过研究和论述。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有关社会建设理论完整而系统的论著。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管理原则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问题成为学者与政治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形成了许许多多社会思想的学术流派和一些至今仍有重要影响和现实作用的基本原则,例如“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并且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的正确途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入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设想,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建设理论。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特别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党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现成答案,而必须结合实际,通过实践的探索来不断地加以回答。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科学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其中包括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两个重点

社会建设理论来源于社会建设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中,形成了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研究重点,这就是社会结构或社会秩序研究与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研究。这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学就是一门研究社会建设的科学。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被誉为社会学的鼻祖。他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他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把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后者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他还用生物学来解释这两部分的内容,把“社会静力学”称之为“社会解剖学”,把“社会动力学”称之为“社会生理学”。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科学。自从孔德创立社会学,就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后来的社会学家尽管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不同,但都没有超越这两大主题。当然,孔德的社会学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有些观点因不能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作出恰当的解释而不被后人所接受,有些观点则被后来者加以完善和发展。

社会结构可以分为广义的社会结构和狭义的社会结构。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之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包括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社会地位群体(包括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在阶级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结构是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结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难点,因为无论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形成合理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社会变迁是一个比社会发展内涵更为广泛的概念。因为社会发展概念通常用于反映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变化,而社会变迁既可能是积极的正向的变化,也可能是消极的负向的变化。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变迁,目的就在于促进社会积极的正向的变化,尽可能减少社会消极的负向的变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变迁是一个环环相扣、各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既需要以社会需要为动力源的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又需要以社会利益协调为主要内容的整合机制发挥作用,还需要以引导社会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主要目的的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也需要维护社会秩序的控制机制发挥作用,同时还需要保障社会安全的保障机制发挥作用。(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